yz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7-20 08:22

大中華基金 潛利大

受貿易戰以及內部持續進行改革、調整結構影響,中國股市第2季以來出現明顯拉回,也令投資人擔心中國股市的布局價值。不過法人認為,藉由慎選個股及區域配置等策略,仍可找出大中華股市的投資契機,尤其今年以來部分大中華基金績效甚至超過5%,凸顯主動型基金經理人的操盤能力。
檢視今年以來大中華基金績效表現,92檔中仍有九檔維持正報酬表現,當中績效表現差異極大,前五名超過5%,漲幅優於上證指數、恆生指數,以及台股加權指數,其中又以永豐中國經濟建設基金人民幣級別、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人民幣級別績效分達8.2%、8.0%,表現最為亮眼。

經濟日報提供
群益大中華雙力優勢基金經理人謝天翎表示,受美中貿易議題干擾,以及部分總體經濟數據不如預期、國內信用環境偏緊等因素影響,中國股匯市近期明顯拉回,市場觀望心態濃厚,不過在經過此波修正後,陸股整體評價已具投資價值。
永豐中國經濟建設基金經理人盧正穎表示,今年陸港股表現相對疲弱,「選股不選市」策略正合適。近來很夯的真人真事改編中國電影《我不是藥神》引發熱議,更引起中共總理李克強關注,要求有關部門加快落實抗癌藥降價、保證供應等措施,遂使得「藥神」股成為近期盤面焦點。
盧正穎分析,中國老年化、醫療保健題材一直是話題,也是長期趨勢,過去幾年行情雖未啟動,今年反倒有不錯表現。中國近年也持續推動戰略新興產業,如新經濟、新能源、電動車、環保等題材,相關族群包括生活互聯網服務平台、垃圾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等於陸港上市標的,持續展現漲升動能。
台股部分,受惠科技股亮點題材以及那斯達克續高,大盤表現相對穩定。大中華股票基金如能配置較高部位的台灣科技題材股,漲升動能更高,目前看好漲價題材股,如被動元件、矽晶圓。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