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14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4-09-20 12:53
魚路古道
魚路古道(冷水坑->擎天崗)
魚路的稱呼源自於一百多年來的傳統。當時金山、萬里地區的漁民在海上捕到魚後,經常擔著魚,然後趁夜翻山越嶺到士林、大稻埕販賣。陽金公路出現後,除少數登山人攀爬外,整條路幾乎埋沒在荒草間。90年末代時,才重新開闢頂八煙至擎天岡段,成為大眾休閒登山的自然步道。
魚路古道全線從陽金公路入口進入,直行到473公尺處,有一道瀑布,此後山徑一路蜿蜒直下上磺溪,越上磺溪順左岸而上,於540公尺處有一分叉路,(右叉路可上切大油坑沼澤區接挑硫古道),續往前行路況明顯好走,視野極佳,可遠眺周邊各個山頂及終年白煙繚繞的大油坑山谷,約40分鐘後即可抵古道之最高點--擎天崗。先民在此搭建一座土地廟,供奉福德正神,以祈求旅途平安。魚路古道沿途經過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精華區,包括:絹絲瀑布、冷水坑遊憩區、菁山露營場以及太陽谷大草原,配合前人留下的遺蹟與生活素材等,皆令眾多山友再三造訪。
魚路古道(古稱金包里大路),建於清光緒29年,是當時金包里(現金山鄉)到士林的道路,話說二百多年前,金山鄉的漁民必需將漁獲挑過擎天崗、經山豬湖、山仔后到士林或大龍峒、大稻埕等地販賣個好價錢後,再補給些日常用品,就循原路趕回家吃晚餐了。
這條漁民們披星載月、奔波往返營生的古道,除了運送漁獲,亦有煤炭、硫礦、牲畜等貨物,在陽金公路的開通後,也就逐漸被荒煙蔓草給埋沒了,物換星移、曾幾何時,探訪古道之風氣興起,「魚路古道」再度受到山友的青睞而倖存,祇是從早期的漁人、商旅為生活趕路忙,變成現在遊客逍遙遊的好去處。造訪魚路古道,可以拉近時空的差距,想像一下古人為討生活奔走之艱辛,應當慶幸身為現代人。
行程資訊:
從陽金公路的「頂八煙」站站前行50公尺的小徑入口處,從此地到擎天崗約6公里,步行要3小時,當然也可反其道而行,從擎天崗進入古道出陽金公路。
魚路古道沿途經過陽明山國家公園的精華區,包括:絹絲瀑布、冷水坑遊憩區、菁山露營場以及太陽谷大草原,配合前人留下的遺蹟與生活素材等,皆令眾多山友再三造訪。
挑硫古道最具特色的景觀是大油坑噴氣孔,氣孔週邊溫度高達攝氏120度,白色煙霧繚繞,以及附近黃色硫磺地質景觀,頗為奇特。在魚路古道540公尺處有一分叉路,右叉路可上切大油坑沼澤區,須行20分鐘可接「挑硫古道」,再循古道出陽金公路大油坑站,或由原路回到叉路口接魚路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