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4-01 07:47

基金觀點/投資負利率債券…賺不到錢

基金觀點/投資負利率債券…賺不到錢
2016-04-01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整理
葛洛斯(Bill Gross)在今日的債市與投資市場中,投資人似乎以為負利率環境下,還是可以賺到錢。
拿德國為例,5年期德國公債(或稱為OBL)殖利率是負的30個基點。這等於是以當前101.5的價格,票面利率為0%,保證投資人以今天投資的每101.5歐元,五年後可以拿回100歐元。然而,怎麼會有投資人願意以負30基點買進5年期公債,住進保證虧損的套房?
這項舉動的目的在於迫使投資人買一個有正殖利率且到期日較長的東西,或是承擔一些或很多信用風險,讓通膨與經濟的引擎再度運轉。但是這是行不通的,因為零利率與負利率破壞了資本主義下的商業模式,衝擊到銀行、保險、年金以及小存戶,讓這些人賺不到錢。對於那些繼續持有5年期德國公債而且五年後保證虧損的投資人來說,這些人只會自我安慰。他們認為4年期公債的殖利率更低(-40基點),若是4年期利率在未來12個月維持在一樣水準,而歐洲央行算是…算是有承諾這一點(就如歐洲央行說的,不計任何代價),5年期公債的價格反而會上揚。
若是如此,未來一年,投資人反而可以賺到一點錢(10個基點),甚至沾沾自喜沒有掉入歐洲央行的負利率陷阱裡!唉,但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基、和日本央行總裁黑田,甚至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這些人的悖論,畢竟是個悖論。還是有投資人必須跨越那終點線/到期日,即便殖利率可一直壓低下去,這表示「市場」終究是要虧錢的。
現在30%~40%的成熟市場債市殖利率是負的,75%的日本公債殖利率也是負的。同樣地,誰管他們死活,買高收益債券或是股票來避開弔詭陷阱就好了嘛。不行!所有的金融資產都是依據短期利率訂價,這表示若是持有德國公債的投資人虧錢,那麼股票投資人未來的獲利會比過去所認定的還少得多,或甚至虧錢。當前多數成熟市場的利率已經好幾年是0%或負利率,如果以為高收益債券與股票風險溢酬與本益比還沒經過這個如星際爭霸戰的利率世界作調整,就太天真了。
採取QE以及負利率/刻意低利率的央行政策必須能夠成功地提振全球經濟才行,但央行所剩的時間不多了。對美國來說,這代表名目GDP成長率到2017年要達到4%~5%才行。現在是3%。歐元區要有2%~3%,日本要有1%~2%,中國要有5%~6%才行。
若做不到會怎樣?市場與資本主義下的商業模式會開始走下坡。資本利得以及對於未來獲利的預期會變得跟大熊貓一樣成為稀有動物,而且繁殖不易。我不是說這會發生,我的意思是成熟與新興經濟體的成長率都紛紛陷入泥沼,得要想辦法提振名目成長率才行。
合掌祈禱吧,央行製造出來的人工負利率帶來的,是造成資本虧損,不是資本利得。當錢生不出東西來的時候,投資人是賺不了錢的。除非實質成長/通膨,即一般熟知的名目GDP可以提升到某個程度讓央行放手短期利率正常化,否則市場的走向應該是往下,而非往上。
(作者是駿利全球無約束債券基金經理人)
葛洛斯(Bill Gross)小檔案
金融產業經驗:44年
現職:駿利全球無約束債券基金經理人、駿利資本集團全球資產配置委員會成員
經歷: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執行長、共同創辦人
學歷 :杜克大學學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企管碩士
資料來源:駿利資產管理集團、彭博資訊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