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10-14 07:21
亞太多元資產 有錢途
亞太多元資產 有錢途
2016-10-14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周曉蘭
根據Lipper統計,在亞太多元資產相關基金類別中,瀚亞亞太豐收平衡基金今年以來報酬率達12%,成為這一類型基金的第一,近一年漲幅也超過一成,成為亞洲股債齊揚直接受惠標的。
低利率環境所帶動的資金行情中,亞洲股債市算是受惠者之一,今年以來走勢齊揚,同步上漲8%~9%,獲取債息與股息收益機會,更是吸引各路資金的重要關鍵,布局亞洲的多元資產基金績效較容易脫穎而出。
瀚亞亞太豐收平衡基金經理人周曉蘭表示,今年以來外資對亞股的態度已經不同於往年,相較於去年由樂觀轉趨保守,今年則在保守中透露樂觀味道,包括資金行情、改革政策、基本面好轉等因子,皆是造就亞洲股債表現亮眼的推手。
而亞洲股、債市提供相對較高的股利率與殖利率,更是吸引各國機構投資人進入亞洲市場的絕對關鍵。以債息或股息殖利率來看,亞洲高收益債到期殖利率高達6%以上,亞洲高評等債也有3.8%;至於亞太高股息殖利率也將近4.4%。
亞洲股市的基本面也是功不可沒。首先,低油價讓亞洲國家政策更有發揮的空間,其次,中國大陸仍有降息降準的空間,反映亞洲國家財政面無虞。最後,東協沈寂多時之後,在基礎建設帶動下,近期經濟數據傳出佳音,有利後市表現。
她說,包括國際資金簇擁回流、美國聯準會延後升息、區域經貿整合、各國財政革新與基建投資、估值便宜…等題材支撐下,目前亞洲區域內暫無利空干擾,有利股市持續反彈。
不只股市表現令人驚艷,亞債方面也不乏題材,當全球債券殖利率走低,部分國際資金尋找利差型債券替代品,使全球資金持續的青睞兼具收益及安全性的亞債。儘管亞債已經累積不小的漲幅,但評價來看,目前位於合理水準,利差再大幅收斂空間有限,未來將以收息為主。
至於基金為何可以相對同類型亮眼?周曉蘭說,基金配置比例約為股票四成、債券六成,這樣的配置不僅可以達到股債互補的效果,依照過去十年歷史經驗亞洲股債指數單年度表現來看,勝率高達八成。股票鎖定高股息機會,債券也同樣具備高殖利率題材,又以亞洲美元債券為主,基金平均債券殖利率4.18%,存續期約五年。
亞股的篩選上,除了著重基本面或政策面,具備高殖利率特色的股票,不僅相對動能仍強,更預期較亞債更有表現,價值股、高股息、內需概念為今年以來亞股投資主軸。因此,在操作策略上,基金將略高配亞股、低配亞債,股市投資仍以金融、電信類股為高比重類股。
但進入第4季以後,市場變數預期可能逐漸增加,包括美國總統選舉、聯準會12月是否升息,以及歐洲在英國脫歐公投後的經濟表現等事件,可能都使得市場不確定性增加,操作上將轉為比較謹慎,也建議投資人布局,可以採取股債均衡配置,並且鎖定亞洲債息與股息機會。
操作心法● 由上而下掌握高股息為兼顧亞太地區投資成長與投資收益,採「由下而上」研究方法,從財報、現金流,和營收成長等篩選具強健財務能力的藍籌股,掌握「高股利發放率」和「高股息殖利率」,追求長期資產增值,特別是亞股股息率居全球第一,亞高收跟投資級債殖利率也較美國更高。
投資小叮嚀
● 股債分散配置全球金融市場第4季所面臨的挑戰不少,加上股債市表現已累積不少漲幅,建議以債券六、股市四的配置比重來投資,一旦波動風險加劇,較能持盈保泰,保護資產。
● 高股息股優先布局價值股、高股息、內需概念是今年以來亞股投資主軸,可透過相關基金標的,提高配置比重,著重收益的投資概念將持續為市場主流。 (朱美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