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5 20:30

台積電執行副總暨共同營運長米玉傑、台積電前技術研發暨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今獲授證工研院院士榮譽。(記者洪友芳攝)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台積電執行副總暨共同營運長米玉傑、台積電前技術研發暨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今獲授證工研院院士榮譽,台積電出席親友團包括兩位新科院士的夫人上台獻花之外,前資深副總王建光、前全球業務暨服務資深副總經理金聯舫、創意副董事長張麗絲、台積電先進設備暨模組發展副總經理章勳明等人都到場道賀,並熱絡上台與米玉傑、羅唯仁合影留念,早已獲院士的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雖也出席觀禮,但典禮結束後即快閃離去,低調未合影、也拒絕受訪。
羅唯仁在授證典禮中發表感言指出,台積電是台灣創造奇蹟的最佳範例,他感謝創辦人張忠謀建立的ICIC(誠信、承諾、創新、客戶)公司文化與三大支柱(技術領先、製造卓越、客戶信任)、公司所有員工的貢獻。尤其三大支柱是台積電能夠提升戰力,達到今天地位不可缺少的要素。
羅唯仁於7月底才從台積電退休,75歲的他,對於獲得工研院院士殊榮,顯得很珍惜,他致詞首先提到,他很高興與米玉傑加入工研院院士大家庭,每個院士成員在台灣各行各業、在全世界工業界和應用學術界都是頂尖菁英,都對人類和社會有巨大貢獻。
羅唯仁並回顧,當年面對世界級的激烈競爭環境,台積電交給他和米玉傑一個任務,就是要求他倆帶領研發團隊在技術研發能有突破且領先對手,這是很好的策略,但也是一條困難的道路,因為隨著積體電路不斷縮小,複雜度跟挑戰度每代都呈倍數成長,兩人親身經歷及合作無間的實踐,找出一條可能的道路,但是過程中,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和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支持可以說功不可沒。
羅唯仁表示,數百年來台灣被稱為寶島,山川秀麗、人傑地靈,台灣還有一個非常珍貴特質,台灣是可以產生奇蹟的地方,奇蹟產生有一部分是天時,更一大部分是人為的努力,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順天應人創造。他說,台積電是眾人皆知的奇蹟,因為有政府行政組織及私人投資者支持,加上技術領導階層的高瞻遠矚、求才若渴,一同克服困難,創造出有利環境。
羅唯仁表示,台積電創造奇蹟最重要的要素是30多年來,張忠謀持之有恆建立台積電文化,他不但身體力行,也要求團隊遵循文化衍生出的經營理念,並要求努力三大堅實支柱,包括技術領先、製造卓越及客戶信任,有了前面兩大支柱,客戶才會信任,這是台積電能提升戰力,達到今天地位不可缺少的要素。
羅唯仁並指出,在張忠謀建立的創新平台上,許多客戶與台積電一起成長茁壯,創造精彩互贏,輝達就是其中廣為流傳的傳奇故事。在張忠謀的感召和驅使下,一群團隊以團結合作、實事求是態度,專注研發和高階生產,持之以恆和精益求精,逐漸拉大與競爭者差距。台積電前後有16萬名員工,這些員工本著用心和敬業態度,以One team方式,對台積電做出眾志成城、積沙成塔的貢獻,這群造山者是無名英雄。
羅唯仁表示,台灣一如既往永遠面對快速變化、挑戰不斷,但也充滿機會環境,工研院結合國內外眾多技術優異各行各業,同心協力與政府合作,秉持One team精誠團結,一定能在AI大時代創造光明持久的道路。
羅唯仁擁有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固態物理與表面化學博士學位,早年即在英特爾擔任先進技術製造廠(CTM)廠長,累積豐富的實務經驗。自2004年加入台積電後,他歷任營運與研發高階職位,推動5奈米、3奈米、2奈米等先進製程量產,並引進EUV微影技術,技術成果享譽全球。他創立7x24研發中心,加速技術導入量產,並推動「One-Team」協作模式,整合研發與生產。
在他帶領下,台積電成功建立與ASML、Applied Materials、TEL等全球設備商的深度合作關係,並領先業界實現28奈米高K金屬閘極製程量產。在設備投資與技術決策方面,羅唯仁多年來與管理團隊攜手規劃台積電設備發展藍圖,帶動每年數百億美元的先進設備投入,強化企業國際競爭力。他的貢獻也獲張忠謀親頒「TSMC Medal of Honor」,表彰其在關鍵時刻的決斷與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