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客
- Lv.0
0
認同0
銅幣
「羅浮宮是時候撤下《蒙娜麗莎》了?」2019年是義大利大師達文西逝世500年,法國巴黎羅浮宮特別舉辦特展,更首次結合VR虛擬實境,讓遊客近距離欣賞鎮館之寶《蒙娜麗莎》。
然而,《蒙娜麗莎》之於羅浮宮的意義,近日卻在藝評界掀起熱議--《蒙娜麗莎》每年吸引數百萬人朝聖,但在萬頭鑽動、手機自拍干擾下,觀賞體驗惡劣,被認為名氣早已壓過了藝術本質,更恐難以應付2024巴黎奧運可想見的爆量人潮。有意見指出:從各方面來看,羅浮宮都該讓這幅被過度造神的世界名畫,走下神壇了。
平均每日3萬人造訪
「羅浮宮正被這幅16世紀肖像畫中的金卡達夏(Kim Kardashian)劫持。」美國資深藝評人法拉戈(Jason Farago)日前在《紐約時報》專文〈是時候把「蒙娜麗莎」撤下來了〉中,語帶諷刺地將蒙娜麗莎比作名媛網紅,批評「《蒙娜麗莎》過大名氣帶來的人潮,對羅浮宮帶來巨大問題」,引發爭議。
《蒙娜麗莎》(Mona Lisa)是由「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於16世紀初完成。達文西逝世後,輾轉先藏於法國楓丹白露宮,直到18世紀羅浮宮落成後才移入羅浮宮。一開始,《蒙娜麗莎》在珍寶萬千的羅浮宮,其實並不特別引人矚目,直到20世紀初名畫遭竊後才逐漸成為話題焦點。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令人浮想連篇的神秘身分,伴隨著大眾媒體、旅遊業、網路科技與自拍文化的蓬勃成長,「到羅浮宮朝聖《蒙娜麗莎》」也就成為全球熱門的藝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