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8-11 08:14

不讓禿鷹撒野 曾銘宗出手有風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昨(10)日向台股禿鷹宣戰,凡利用盤中散布不實消息,意圖影響股價者,金管會要全力防堵、立即揪出來源,盡可能讓禿鷹在台股無可盤旋、狙擊的空間。
曾銘宗大刀闊斧的推動台股揚升方案,擴大台股漲跌幅由7%擴大到10%,鬆綁融資券限額,加上先前開放的雙向現股當沖及擴大可當沖股數到400多檔,台股交易及獲利空間擴大,但若盤中出現不實消息,影響漲跌空間也變大,例如大立光一天跌300元,1張股票一天可損失30萬元,加上融資券或期貨操作等,套利空間加大。
有利可圖即可能出現大量禿鷹,釋放未經證實的消息,無論是要放空、逢低承接是要拉高價格出貨,相對應的即會有投資人誤信消息,錯賣或誤接,且狙擊高價股漲跌及獲利幅度較大,因而也可能影響大盤,造成非基本面的波動。
因此曾銘宗決定一改過去先由證交所等股市監控機制,事後分析交易量是否達到異常標準,再去分析買賣方、追資金來源,確定有炒作嫌疑再移送檢調,當消息曝光時,被狙擊的個股及投資人早已是猴年馬月,不記得是哪時發生的事。
一般上市櫃公司多半不會在盤中發布訊息,公司表示,因為訊息多半要經營層確認、且訊息若說明不當,公司反而會被指責意圖影響股價,所以大部分的澄清或說明都在盤後,股價也已殺錯或波動過了,曾銘宗現在要交易所等主動通知上市櫃公司,取得指令即可盤中發布澄清或說明,要讓不實消息沒有再擴大的空間。
另外就是立即揪出訊息源頭,以前是用炒作股價、內線交易等來移送,未來是用散布不實消息,速度會更快,讓盤中想隨便說說、傳遞個股訊息者未來可能要更「慎重」,以免被當成散布不實訊息移送法辦。(工商時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