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5-07-27 07:49

缺貨效應 鵝肉店掛鵝頭賣鴨肉

2015-07-27聯合報 都會地方中心/連線報導
年初禽流感疫情讓水禽產業幾乎被打趴,近五百萬隻鵝、鴨被撲殺,缺貨效應仍衝擊消費市場;台南鵝肉街營一休一,北市東門市場鵝肉攤七月初開始已無鵝肉可賣。
「日子怎麼這麼難過!」業者何時才能走出「寒冬」?農政單位估計要兩年。走訪雲嘉、台南等鵝鴨主要飼養地,嘉義民雄鵝肉亭、台南「阿國鵝肉」等知名老店,都是老饕必去之地,現在想吃看運氣。
嘉義鵝肉街一家開張二個月的鵝肉店,高懸「公休牌」,老店則縮短營業時間。民雄火車站旁的停車場,以前每到用餐停滿食客的車,現在只有個位數。業者無奈說,「現在月休五天,當作慰勞員工吧。」業者說,一隻成鵝原價八百現在賣一千二百元,還常訂不到貨。
中華民國養鵝協會說,往年同期一天鵝宰殺量十六萬隻,現在每天交易量只有一萬多隻,當然漲價。
「阿國鵝肉店」老闆陳正國專心剁鵝肉,還要不時詢問廚房有多少貨源,或硬著頭皮建議客人「點少一點」,就怕晚來的老饕吃不到。
台中鵝肉專賣店幾乎都是「掛鵝頭賣鴨肉」。業者說,鵝的來源少,價格攀高,成本超過一千元,賣貴被罵,只好把鵝菜單全取消。
西屯路「鵝媽媽」改賣鴨肉,自嘲改名「鴨媽媽」。高雄五福路與光華路鵝肉店,已改賣百元熱炒。
北市東門市場的鵝肉攤周小姐表示,過去一天可進六隻鵝,後來一天剩三隻,有時一隻也沒有,目前多半為冷凍鵝,不如現宰口感好。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