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幸運草O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6-02-15 21:59
土壤液化潛勢區 公布容易配套難
2016-02-15 15:12 聯合晚報 記者許依晨/台北報導
馬英九總統今早召集南台大震重建會議,行政院長張善政今天表示,必須刻不容緩展開後續災後重建工作,政院會在一個月內公布土壤液化潛勢區,前提是內政部配套要一起出來,避免民眾恐慌。
另外,內政部次長陳純敬表示,內政部上午已邀請土木技師公會、全國建築師公會及大地工程技師公會等研議,一定規模以上建築物,邀第三公正單位勘驗,才能請領使用執照。
【記者林潔玲/台北報導】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表示,將彙整各縣市政府、內政部、水利署等機關的資料,加上地調所已完成的六都會區,包括台北、高雄、宜蘭、新竹、台南、屏東的調查,分為三個等級顯示土壤液化潛勢區,預計3月初公布。
地調所副所長謝凱旋表示,目前正進行的各都會區地質調查,第一期台北、高雄,第二期宜蘭、新竹、台南、屏東都已結束,今明兩年將完成台中、彰化、雲林、嘉義的地質調查。土壤液化潛勢區則將彙整各單位的資料,依照內政部耐震設計規範,建築物基礎構造設計規範等規定,以各個盆地的地震力係數來做分析。
謝凱旋指出,調查是以區域性並非以個案特定目標進行,因此會與內政部討論配套後,才進一步對外公布,將分為三等級的潛勢區,包括土壤液化潛能指數在5以下為低度呈現綠色、5~15為中度呈現淡橘色,大於15則為高度土壤液化潛勢區,呈現深橘色。
地調所官員強調,經評估有液化可能的土地,可經由土壤改良手段來提高沙土層的抗液化能力,增加地盤支撐力。舉例來說,雲林麥寮六輕填海造地,就是利用土壤改造,在集集地震事件中發揮成功的作用。
此次調查是針對鑽探地下20公尺到地表,觀察哪些都會地區砂質較多、地下水位含量高、在一定震度下液化影響程度等。地調所表示,近地表的軟弱砂土層,可藉由混和水泥系材料,拌合現地材料回填,深層土層可利用粉末或漿液等改良材料,與原地土壤攪拌,藉由化學固結作用來改良土壤,提高土壤顆粒之間的膠結力。至於建築物也可使用樁基礎,利用較大樁徑或是埋設鋼筋,增加支撐力。
【記者洪哲政/台北報導】內政部前部長、台大教授李鴻源上午表示,早在3年前內政部就完成土壤液化潛勢區域套疊資料與推動防災型都更的財務試算,「資料早就有了」,若有合適配套措施,「今天就可以公布」。
李鴻源表示,當年內政部的土壤液化潛勢區,台北市有3處,新北三重有1、2處,台南永康有3處。當年他已找國防部就空置營舍土地都更進行洽談,計畫談完再公告。他表示,當年提出這些措施,並未獲得行政院支持,一直到他離任前一周,才讓他將已規劃良久的相關計畫進行報告,他離任至今已3年,計畫沒有被推動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