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友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勵志成長
發佈於 2025-05-20 07:16
一個真實故事:窮人家孩子的出路在哪兒?--4
一個真實故事:窮人家孩子的出路在哪兒?--4
發出這樣的吶喊後,沒有機會成為律師的我妹,決定和堅硬的人生再來一次辯論。
她利用業餘時間,考了營養師資格證和月嫂資格證,成為家政服務行業的一員。
代價是,她要把自家娃丟在老家,跑到浙江沒日沒夜地給別人哄娃,她要用自己臉上的皺紋和渾身的酸痛,換取僱主的年輕和一身的輕鬆。
然後,才能在月底,拿到或多或少的工資。
她和開貨櫃車的妹夫,憑著這樣的犧牲,竟然也全款在老家縣城買了房。
不久前,她在我面前許願:等她娃上國小,她就辭工回家,專心陪讀。
那一刻,我從她不再年輕不再好看的容顏里,看見了悔恨與覺醒:對自己的悔恨,對知識的覺醒。
和我哥我妹相比,我是我們家長得最醜、腦瓜最笨、最沒有什麼可圈可點的那個孩子。
讀國小時,因為數學總不及格,我曾被人嘲笑為「榆木疙瘩腦袋」。
讀中學時,因為顏值太低,我眼睜睜看著暗戀的男生一個個和別的姑娘搞起了對象。
但,我不想乾農活,不想出去打工,不想像我哥那樣被人欺負,也不想像我爸媽那樣操勞終生。
怎麼辦?唯有死讀書,唯有讀死書。
憑著這種「我笨我怕誰」的硬抗,和成為「父母最後希望」的悲壯,我硬是一步步叩開大學的大門,成為老家小村第一個本科生。
大學四年中,我憑著「我窮我靠誰」的憤青,拚命練筆,愛上寫作,在各級媒體發表數萬字長短不一的文章。
大學畢業後,我憑著這些拿不到檯面上的文章,來到報社上班,從此有機會接近形形色色的人,見識千奇百怪的事,看透人情冷暖的真,寫下來自我心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