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3-03 06:12
台股吸金 冠新興亞股
台股吸金 冠新興亞股
2016-03-03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台北報導
大盤農曆年後一路震盪走高,除了推升台股2月躍居新興亞股吸金王,也帶動集中及櫃買市場今年來由黑翻紅,成為亞股多頭領頭羊,主動式操作的台股基金績效更有兩位數報酬。
資產管理業者認為,台股評價偏低、半導體及經濟景氣將觸底與歐、日寬鬆政策使市場風險情緒改善,加上美國經濟數據改善等因素支撐下,台股後市仍可期。投資人如擔心潛在波動風險,建議透過具有自動停利出場的定時定額機制,確保投資戰果。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台股2月上漲3.3%,表現居新興亞股第一,外資也同步大幅買超15.6億美元,大幅領先排名第二的印尼(3.06億美元),隨近日指數攻上8,500點,累計今年來外資已由賣轉買,表現領先多數亞股市場。
台股基金表現更勝大盤,今年來報酬逾兩位數的基金已有四檔。
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吳英鎮認為,就技術面觀察,因日KD已處於高檔區鈍化,短線須留意回檔修正壓力,如大盤能守住5日線,則有利於多方持續上攻,由於目前外資在期貨多單口數高達3.6萬口,後續外資動向與量能將是大盤動向的重要觀察指標。
瀚亞投信副投資長劉興唐指出,美國、歐洲股市屬於多頭回檔格局,如這個趨勢不變,台股當前仍在多頭行情中,反映全球經濟景氣仍在復甦、半導體回補庫存等正面消息,加上3月底前為財報空窗期,題材股各自發酵,上檔有機會挑戰年線,下檔月線和季線附近有撐。
保德信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葉獻文分析,儘管產業接單能見度仍不明朗,目前低油價、低原物料的「雙低」環境,仍有利於成本面,加上蘋果供應鏈復甦,半導體產業景氣落底回升,以及本周大陸舉行「兩會」的政策利多,都可望成為支撐近期台股表現的重要力量。
安聯中華新思路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表示,台股受惠政策與產業趨勢的成長股,也可望受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