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3-10 09:19
布局高息股 穩中求勝
布局高息股 穩中求勝
2016-03-10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全球經濟成長趨緩,負利率當道。展望今年,美國維持緩慢升息步調,歐洲、日本、中國將續行寬鬆政策,甚至進一步擴大寬鬆,專家建議,投資宜從「收益」出發,選擇合適產品。
全球金融市場瞬息萬變,不同時空背景,投資人青睞的投資產品也快速更迭。2008年金融海嘯,高收益債券基金曾蔚為風潮,近年受美國升息消息干擾,訴求多元布局的平衡型基金崛起,僅僅2015年,境外平衡型基金規模就成長46%,同期投信發行的平衡型基金規模也增加37%。
如今美國已啟動升息循環,結束超低利率時代,摩根環球股票收益基金產品經理陳若梅表示,當利率開始從歷史低點攀升,反映經濟景氣改善,股票收益表現,有機會領先其他收益資產。
進一步來看,美國升息將使美國公債殖利率從低點走升,另方面,歐洲和日本因實施負利率政策,導致當地公債殖利率淪為負值,公債收益空間大幅縮限。這時如布局債券型基金和平衡型基金,可能壓縮債券部位的資本利得空間;若布局高收債基金,還須承擔美國升息與油價波動的風險。
反觀成熟市場為主的全球高息股,股票收益率勝過公債,目前公債平均殖利率來到歷史低檔,全球高息股的股利率卻成長到相對高點,這產品與美國公債收益率的利差達到兩年半來新高,顯見股票收益優勢優於債券。
陳若梅指出,在美國經濟穩步復甦下,有利股市反應基本面,不過基於市場波動度高,不少投資人仍對股市持觀望態度。這時不妨留意低波動、高成長性的高息股,除了適合作為參與股市上行的標的,也有穩定配發的股息,增加收益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