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3-21 06:30
[基金]銀行股靚 經理人喊買
銀行股靚 經理人喊買
2018-03-21 經濟日報 記者徐念慈/台北報導
最新3月的美林經理人調查出爐,全球經理人產業布局動向上,本月銀行股再次以36%的比重,成加碼首選,漲多拉回的科技股則以34%暫居第二優選,2018年產業主旋律續由科技與金融雙引擎演奏。
經濟日報提供
根據美銀美林證券,在3月9日至3月15日期間,訪問全球176位基金經理人,代表約5,140億美元的資金流向。在產業布局方面,銀行股暨去年12月來,又再次躍居加碼之冠。
科技股今年是產業中最為強勢的類股,2月初的跌幅已收復約八成,續吸引經理人青睞,不過,股價漲多,成加碼第二選擇。
另外,由減碼轉向加碼者,則有健康醫療產業,上月遭失去耐心的經理人大舉減碼16%,本月著眼重量級生技會議陸續登場,轉向加碼8%;同時經理人對民生消費減碼力道減弱,是去年7月年來新低。
富蘭克林華美新世界股票基金經理人左思軒表示,美國科技股在2月股災後率先脫穎而出,大數據與雲端應用讓記憶體產業需求成長,帶來的半導體成長動能相當強勁。
從以往歷史看來,營收成長強勁股價才會成長,因此看好雲端網路、科技硬體與相關軟硬體公司企業長期發展性。
相較於創高表現的科技股,金融股則是溫和上漲,容易被誤會成弱勢族群,其實在升息效應下,即使存放款利差短期內未迅速放大,銀行所持有其他升息資產收益率也在上升,預期升息效果在三年內會逐漸顯現,現在僅是開始。
第一金全球機器人及自動化產業基金經理人陳世杰表示,科技類股2月雖然受到通膨預期升溫影響而大幅回檔,但3月來資金再度吸引資金回流,展現投資人鍾情科技類股的心態。細究背後因素,今年科技應用百花齊放與經濟溫和復甦,為科技股提供一定上漲動力。
陳世杰強調,引領聯準會收緊貨幣政策的真正原因是經濟成長,而非通貨膨脹,所以在基本面的支撐下,資金還會流向具有成長題材的科技產業,如:AI機器人、金融科技、電動車、雲端大數據等,逢回都值得留意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