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凱音
2025年5月12日 週一 上午3:21

金融市場震盪,第一線金融從業人員竟被要求IPO「責任額」,根本棄客戶風險不顧, 「#終結IPO制度暴力」群組已多達近1800人,要號召百封實名檢舉信到金管會、勞動部,改善金融市場歪風。(資料照/洪凱音台北傳真)
群益印美戰略多重資產資金12日展開募集,網路上成IPO「責任額」制度的引爆點,網路群組「#終結IPO制度暴力」僅成立不到1個星期,完全打中金融從業員心聲,近1800名金融從業人員加入群組,一股龐大力量儼然成形,不僅要號召百封「實名檢舉信」到金管會、勞動部等,群組還要在第一階段累計5000人,不排除上街頭抗議,要徹底改變IPO發行制度衍伸畸形的結構性問題。
為什麼群益投信發行「印美戰略基金」成事件導火線?理由很簡單,印度與巴基斯坦近日軍事衝突,地緣政治風險升級,券商、銀行第一線營業員與理專,卻被上級硬生生要求,要負責販售這檔基金,問題是這個時機點推這檔基金,投資人會怕、第一線從業人員也怕,客戶賠錢要找誰負責?
營業員透露,ETF公開募集能活絡資本市場,本來是美事一樁,重點是IPO「責任額」長久積習,恐怕讓金融市場陷入惡性循環。
以群益「印美戰略基金」為例,第一線金融從業人員依能力、工作職級可能被分配到100萬元到600萬元「責任額」都有,從業人員心聲是,拜託,「這是投資?還是犧牲?」,不僅推翻財富管理「資產配置」的邏輯,由「責任額」主導市場,也與金管會要求「Know Your Customer」(瞭解你的客戶)的宗旨不符合。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投資人歷經股災、新台幣升值震撼教育,營業員進一步指出,IPO以「印美戰略」為號召誰要買?這在職場立刻衍伸兩大問題,第一,職場霸凌,第二,營業員自掏腰包自己買,資金不夠只好借錢買。
營業員進一步透露,以前證券、銀行只要認自家子公司IPO產品的「責任額」就好,現在金融業高層常都聚在一起吃飯,相互幫忙、跨售的情況下,IPO月月發、周周發,「責任額」應接不暇;也有理專透露,只要我們高層每次跟投信總經理吃個飯,假日就會收到群組消息,即下周要拚200萬元「責任額」。
對於「責任額」沒達標,營業員透露,不僅在公司晨會被拿出來公開檢討,主管什麼難聽話都有,包括「你是聾了嗎?」、「你只會拖垮整個團隊」、「你明天不用來了」等字眼,為了這件事職場霸凌愈來愈嚴重,有責任心的從業人員,不是轉行就提早退休。
更離譜的是有券商群組要求IPO「責任額」後面,直接貼上自家銀行信用貸款資訊,營業員不滿地表示,這已經是明示了,坦言有同事在IPO申購期借錢買,但通常很快就賣掉,因為那筆借款要趕快應付下檔IPO的「責任額」。
「#終結IPO制度暴力」認為,不要再讓第一線從業人員承擔整個體系的失能,因此,提出三大訴求,首先,金管會應建立重大市場變化的IPO暫緩機制,第二,投信應有責任進行風險評估與揭露,第三,責任額制度應全面檢討,不可無視實際風險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