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10-07 07:26
財經觀點/台企想殺出血路...與紅色供應鏈攜手
2015-10-07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整理
自從金融風暴以來,全球經濟最復甦的時刻,就是現在。美國上季經濟成長率達3.7%、失業率也下降,歐洲已看到復甦,日本經濟也好轉,大家擔心的是中國大陸的經濟。
但大陸經濟規模這麼大,不可能一直維持8到9%高成長,維持7%成長率已算正常狀態。我們是在最樂觀的時代,結果所有投資人卻是最悲觀的心態,多半都是因為心理因素,造成全球股市動盪不安。
投資人擔憂的是,一是對大陸經濟的疑慮、二是想知道美國聯準會會否升息,三是怕大宗物資、尤其油價會否造成通貨緊縮。
明明全球資金仍然很多,卻因為心理因素影響,許多投資人反而以「放空來賺錢」;但我覺得,這是樂觀的時刻,因為全球經濟已在復甦,大陸經濟正在轉型,投資人不用太擔心。
但台灣經濟的確遇到艱苦時刻,因為我們以出口為大宗,但今年出口表現,每季都下跌,台灣產業也沒有真正轉型。舉個例子,過去台商靠大陸廉價勞工代工,但大陸經濟已轉型為內需型,台灣該如何配合大陸經濟的轉型,才是各界該重視的議題。
像現在大家都很擔心紅色供應鏈問題,但要知道,半導體和晶片是大陸進口最大宗項目,比石油進口還多,大陸為了讓產業升級,一定會朝高科技方向走。台灣人說,「哇,大陸紅色供應鏈很恐怖」,但台灣企業應想要如何跟紅色供應鏈一起合作,殺出一條血路,不是說跟他對抗,反而應該跟他們合作,才是我們該走的路。
至於台灣經濟今年能否「保一」,這要問經濟部才有答案,但台灣經濟要好轉,是有點困難。
在動盪不安的投資環境中,保險反而是社會安定力量,在所有投資及理財項目中,台灣人越來越偏好保險;因為保險有保證還本特色且還有一定收益,在不安的環境下,也是投資人最好的避風港,因為錢進保險,才會有長期保障。我認為,若大陸保險的滲透率有像台灣這麼高,大陸大媽們也不會一下去炒黃金、一下去炒股票,大家都會來買保險。
(本文由杜英宗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