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11-18 07:42
ETF交投熱 年增31%
ETF交投熱 年增31%
2016-11-17 23:32:58 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今年以來台股成交量急凍,不過,衍生性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期貨、權證市場交投熱絡,訴求海外市場交易的複委託市場也逆勢成長,其中又以方向性操作的指數化商品最受歡迎。
今年以來,國際金融市場變數紛雜,投信基金規模維穩在2.2兆元附近,以主要基金類型來看,前三季成長最快的類型是「指數化」基金,較去年底大增31%,遠高於第二名「平衡型」基金的19%、第三名「保本型」基金的14%。
根據法人觀察,ETF大肆興起,最直接的影響是愈多策略交易型投資人參與台股期現貨市場,特別是台股反向型ETF增長,愈多投資人善用ETF及期貨從事套利交易。今年以來,台股反向型ETF規模與外資未平倉淨多單變化亦步亦趨,兩者呈現正相關。
權證市場發行指數化商品的時間晚於股權商品,但近年也呈明顯成長,目前指數型權證及ETF權證單年成交金額,占整體成交金額的比重已攀上6-7%。而券商公會9月統計指出,國內投資人複委託交易的前二名商品為股票和ETF,其中,ETF比重有45.1%,與股票的46%相距不遠,並創下近三年單月新高,在在顯示投資人愈來愈青睞指數化投資。
且交易成本相對現貨便宜,具有放大槓桿效果。以ETF為例,投資人偏愛工具鎖定反向型及槓桿型ETF,反映投資人透過方向性工具來避險策略愈來愈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