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3-07 10:14
《專訪》林啟彬:陸今年車市看增7%,F-英利獲利拚15%成長
《專訪》林啟彬:陸今年車市看增7%,F-英利獲利拚15%成長
2016年03月07日 09:56
【時報記者莊丙農台北報導】
F-英利(2239)今年1月下旬正式上市,可望摘下去年汽車零組件台股獲利王,即使1月大客戶一汽大眾出貨下滑,但就客戶端傳來訊息以及中國大陸政策推動,董事長林啟彬依舊看好今年公司展望,以下是林啟彬及經營團隊訪談。
問:對今年中國車市看法?
答:中國目前正召開「全國政協會議」與「全國人代會議」,兩會進行期間,也釋出中國今年GDP成長6.5~7%的訊息,因此,外界推估中國今年車市也可望調升到7%成長率。
雖然中國GDP約6.5~7%,似乎低於過去,但汽車銷售還是不錯,中國經濟其實不是大幅下滑,而是過去增速太快。目前兩會一系列帶動內需政策出爐,首先是一胎化政策解禁,新增的新生兒人口會帶動換車需求,尤其在SUV、MPV等車款;其次,去年開始1600CC以下購置稅減半,今年會持續發酵;再者,政策推動節能減排方向,朝新能源汽車發展,還有解決霧霾問題,並全面推動國五標準,勢必原本中國有380萬輛汽車亟需淘汰,最後還有公務車改制,政府將不配車,也會增加私家車的可能,所以這些都是推動今年中國車市的動力。
問:對F-英利今年展望?
答:今年中國車市保守估計成長7%,但公司營收高於車市成長率,在持續拓展優質客戶下,營收10%成長應該有機會,因為材料成本降價,又增加自動化產線,員工從2015年3300多人降到2000多人;此外,佛山、天津廠的產能拉上來,今年可以轉虧為盈,配合降低不良率,以上都有助於毛利率提升,今年上看20%以上,整體獲利大於營收成長,獲利朝15%成長挺進。
問:今年1月第一大客戶一汽大眾銷售不佳,對今年是否產生影響?
答:一汽大眾是全中國乘用車排名前3大車廠,雖然元月銷售趨緩,但是一汽大眾預估今年銷售目標上看175萬輛,仍較去年同期成長5~10%,1月應該是短期現在,主要12月底為達成去年目標提前拉貨,因為2月有農曆年因素,估計今年第1季是低點,第2季跟第3季差異不大,主要第3季車廠有暑休因素,第4季可望來到全年高鋒。而一汽大眾預計2020年新車要達到200萬輛,對F-英利長期接單是相當有幫助。
問:今年資本支出?佛山、天津子公司情況?
答:今年資本支出約2億元人民幣,跟隨一汽大眾,因此青島設廠,預計2018年3月投產,總規畫量年產能50~60萬輛;另外,也投入天津廠,將以北京奔馳及一汽大眾訂單為主。
今年子公司有佛山及天津廠都可望轉虧為盈,佛山今年營收預期可達2.7億元,較去年2億元成長35%,天津去年營收1億元,今年可增加到1.5億元,雙雙達到獲利水準,今年2家獲利合計可達0.5億元以上。
問:今年股利政策?
答:過去大約配發率40%,發放約3元股息;考慮股票造成資本膨脹,且公司有資金需求,但一方面又須考量目前現金殖利率對長線投資者影響,因此希望維持殖利率3%水準,預期發放現金4~5元,配息率朝40多%前進。
問:F-英利布局汽車熱沖壓件的情況?
答:熱沖壓技術兼具提高汽車安全性及輕量化的效果。相較冷沖壓成形,有成形性佳、尺寸穩定性佳(不易回彈)及成形道次較少等優勢。因此,公司在2013年與中鋼、璋釔及健和興,合資成立宏利汽車部件公司,並控有長春崨科,英利持股比重40%,中鋼持有30%,健和興及璋釔各持股15%。
宏利董事會日前也通過資增資,增資後仍維持持股宏利40%,而增資資金將投入與中鋼、中國汽研合資成立的重慶中利凱瑞,預計4月成立。
中利凱瑞將成為宏利集團熱沖壓件最大產線的工廠,並生產塑膠件及鋁合金,目前透過F-英利,已經有塑膠件的訂單,2017年估計就可獲利,而整個宏利集團希望2020年朝IPO之路前進。
(時報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