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4-29 08:24
基金特蒐 /新興亞股 內需商機大
基金特蒐 /新興亞股 內需商機大
2016-04-29經濟日報 記者楊筱筠/台北報導
市場已經開始擔心美元疲軟是否會繼續下去,加上美國聯準會(Fed)3月暫緩升息,歐洲持續量化寬鬆(QE),資金離開歐美市場,轉尋求資金棲息地,新興亞洲市場成為首選。
外資認為,全球市場已經來到轉折點,過去五年的贏家將面臨挑戰,輸家則有機會鹹魚翻生。
其中,新興亞洲股市今年以來表現吸金,外資持續敲進,近一周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更出現資金回流趨勢,近一周合計流入2.48億美元,新興市場債券型基金近一周也流入13.1億美元,過去九周也持續獲得資金流入。
新興國家成長潛力與龐大內需商機吸引人,如果可以透過布局全球型的新興市場,不但可以掌握亞洲、南非新成長勢力,也可以聚焦內需消費題材龐大商機,因新興亞洲市場仍有人口紅利優勢。
台新銀行通路營運事業處私人銀行部資深協理潘嘉惠表示,亞洲過去因為倚靠出口,近年出口數字表現不佳,搭配美國聯準會升息,資金開始從亞洲竄流至美國。
但美國聯準會3月緩升息,加上市場預估,美國今年升息次數將從四次調降至二次,市場資金急於尋找便宜可落腳投資地點,新興亞洲成為焦點之一。
潘嘉惠表示,第2季為傳統市場淡季,但因美國、亞洲是否升息議題之下,市場波動增加,建議投資人出脫高波動、高風險股票,選擇適度配置全球型基金,其中新興亞洲基金就是不錯的選擇。
雖然新興亞洲第2季不確定因素仍然多,但市場仍預估新興亞洲表現將會前低後高,伴隨下半年如果有利多消息出現,新興亞洲將有機會迎來較大行情。
潘嘉惠分析,選擇投資標的的心法,包括基本面與資金面,由於美國景氣出現緩復甦,新興亞洲投資價值浮現,資金湧入,資金面條件攀升,都有助於新興亞洲後續表現。
至於要如何避開風險,潘嘉惠建議,投資人可以採用分批布局方式,可分三到五次分批進場,現階段進場,適度的擁有部分部位在手中,等待基金淨值上下震盪5個百分點時,就可以再次進場,之後,再等待美國Fed下次利率決策會議之後,再進場布局。
新興市場好處還包括便宜、外匯具有競爭力,以其企業表現有望復甦,與大陸貨幣政策持續寬鬆,由於新興國家匯價走貶,將使得其資產更加便宜,出口品也會具有吸引力,加上新興亞洲市場的景氣循環已經開始逐步回升,搭配原物料價格持續低,將有助於新興國家盈餘增加。
潘嘉惠另外建議,投資人也可以採取定期定額方式,藉由定時扣款方式,分批布局新興亞洲,好處是投資無須擔心何時該進場,且定時扣款可以達到分散成本與風險優勢。
根據統計資料,MSCI新興市場指數近三個月績效為10.37%。潘嘉惠
潘嘉惠小檔案現職:台新銀行通路營運事業處私人銀行部資深協理
經歷:台新任職21年
專長:私人銀行
資料來源:台新銀行 楊筱筠/製表
操作心法留意各國利率動向全球利率走勢以美國聯準會(Fed)議題最值得關注。現階段在暫緩升息情況下,資金回流亞洲,但因為投資皆有風險,建議可以選擇布局面最廣的全球型基金,可以降低投資風險,又可分散布局到不同市場,取得投資平衡點。
投資小叮嚀
Fed會議後考慮分批進場採用分批布局方式,可以分散布局風險,建議使用兩種方式選擇進場時間點,包括Fed利率決策會議之後,以及基金淨值出現波動時,就可分批進場。
定期扣款也可採取定期定額方式,提前約定好扣款日子,放一筆錢至帳戶就可以天天固定扣款,優點是不需要時時擔心何時該進場。(楊筱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