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1-13 13:29
人民幣存戶解套首選 人幣計價債券基金
2016-01-13 13:25 經濟日報 記者林超熙
2016開年首周,全球金融市場刮起一場大風暴,重災區來自人民幣無預警的急速貶值。今年第一個交易日,境內人民幣重貶444點、全周下跌1.58%,貶值壓力快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亞洲貨幣、商品貨幣等應聲大貶,國際股市不禁同步重挫,不過,唯獨債券市場一枝獨秀,第一周各債種表現幾近全部逆勢上漲。
據彭博統計,債市首周表現獨強,即便是保守的公債及高評級債券價格全告上揚,全球政府債漲1.18%、全球投資級債漲0.53%、新興市場企業債漲0.25%,雖然與股市連動度較高的全球高收益債下跌0.25%,但中資美元高收益債卻是逆勢上漲0.72%。
統一投信國際金融債券部協理余文鈞表示,針對手中握有人民幣存款的保守型投資人,余文鈞也提出解套方案,他建議,由於人民幣短期仍存在貶值壓力,人民幣存款戶不妨轉進投資於美元資產--人民幣級別的債券基金,有機會賺取基金操作產生的資本利得與匯兌收益,讓人幣存款順利解套,甚至創造獲利。
余文鈞進一步分析,人民幣確定加入特別提款權後,人民銀行改盯一籃通貨,且單向升值的趨勢不再,對中國境內龐大資金而言,持有美元資產的機會成本正在下降,因此興起一波資產配置的再平衡,由於去年12月中國外匯存底減少了1079億美元,這些錢必然需要尋求投資標的,資產再平衡的趨勢將在今年快速增強。
他指出,上周美元計價的新興市場尤以中國企業債表現最為突出,反應中國資金出海後,不論從匯率及利差的角度考量,還是以中資美元債為主要掃貨標的,畢竟這些發債公司都是其耳熟能詳的企業,利率又較境內高3%~5%,預期這個趨勢將使其海內外利差收斂,在今年創造不錯的資本利得。
雖市場對2016年的投資展望,仍傾向「股優於債」,但是余文鈞建議積極型投資人除了股票部位外,仍需維持基本債券部位,以降低資產組合波動度帶來的風險,雖然短期資金躲進公債避險,但在美國緩升息趨勢下,不利公債後續表現,中長期還是看好受惠景氣回升的投資級企業債,以及部份基本面佳的高收益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