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9-23 07:48

歐高收債 投信按讚

歐高收債 投信按讚
2016-09-22 22:55:03 經濟日報 記者朱美宙/台北報導
歐洲整體貨幣政策仍維持寬鬆的水準,市場對高收債商品仍有需求。圖為歐洲央行(ECB)大樓前。 美聯社分享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歐元匯率走勢自下半年開始回穩,不過,許多台灣投資人卻開始對於歐洲高收益債基金獲利了結,但投信指出,只要歐洲整體貨幣政策寬鬆態勢不變,且違約率仍維持在低點,對歐高收債後市仍為利多。
瑞銀(盧森堡)歐元高收益債券基金產品經理陳碩存指出,儘管歐洲央行並未如市場預期在9月擴大購債,不過在歐元區通貨膨脹仍疲弱的客觀環境下,市場預期歐洲央行在年底有機會繼續擴大寬鬆購債規模。
陳碩存表示,債券投資的兩大天敵,分別是發行人違約及通膨,因為違約會導致債券價格大跌,過高的通膨則會使債券實質收益下降。
目前歐元區的物價年增率僅約0.2%,且根據美銀美林的預估,至8月底止,美國高收益債券違約率是6.43%,若是除商品外的美高收違約率為2.84%,較7月微升,反觀歐洲高收債違約率則僅為0.86%。
國際資金也開始回流歐元高收益債基金,陳碩存指出,從資金的流向即可看出,貨幣政策處於極度寬鬆的歐元高收益債券,在脫歐的疑慮逐漸淡化後,投資人的信心已陸續恢復,並以實際行動加碼歐高收。
根據彭博與惠譽的統計,目前全球的負利率資產總計約13兆美元,其中又以日本、歐元區的公債市場負利率情形最為嚴重。
陳碩存表示,正因如此,大型的機構投資法人面臨負利率以及手握大量歐元資產不利情形,預期將投資焦點轉向收益較高的歐元固定收益資產。陳碩存進一
步指出,近期還發現歐洲公司債市場出現了比價效應,因為許多大型投資法人,如退休資金、保險公司等,對債券有著不可替代的需求,但面臨到歐洲央行在市場大額購債的排擠效應影響,進而把資金轉移到高收益債市場推升高收益債行情,在眾利多支撐下,歐元高收益債券後市表現仍獲得支撐。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