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z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1-22 10:31
東協基金錢景閃亮
東協基金錢景閃亮
2018-01-22 經濟日報 記者王奐敏
IMF和OECD報告均看好新興亞洲中長期展望穩固,且經濟主要驅動力將由出口轉向內需消費加溫。觀察東南亞國家如泰國走出國喪與菲律賓的稅改均有利內需加溫,使得2018年東協增長趨勢可望延續,搭配今年東協獲利預估多優於去年,伴隨企業獲利上修趨勢穩固,東協股市落後補漲行情蓄勢待發。
經濟日報提供
元大新東協平衡基金經理人吳昱聰表示,東協國家在內需大幅成長下,2018年經濟表現將更優於去年,預期基建、消費與銀行類股較有表現機會,看好的國家包括新加坡與泰國。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指出,隨銀行信貸調整周期與強勢美元均逐步進入尾聲,東協今年EPS預估於去年11月起已出現明顯上調,其中又以新加坡與印尼成長趨勢最明顯,今年東協企業獲利預估也將多優於去年。
由於去年東北亞的台、韓股市漲勢大幅領先東協,受惠出口增長與科技新品題材,隨資金輪動至內需消費題材,看好長期人口紅利優勢,盈餘增長由谷底翻轉的東協股市今年更具補漲優勢。東協企業獲利獲上調,主要奠基經濟指標全面回溫。
黃寶麗指出,東協自美國QE減碼來貸款就沒有成長,甚至不良資產比例不斷成長,隨著全球景氣與需求回暖,東協出口全面復甦,如新加坡工業與製造業,印尼、馬來西亞的棕櫚油與煤礦、泰國的農產品,泰國走出國喪期,菲律賓的稅改均有利內需加溫,因此,目前市場普遍看好東協國家今年經濟增長有望持續增溫。
東協官方啟動結構性改革,促使其基礎建設大躍進,亦有助於其內需消費動能再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