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客
- Lv.0
0
認同0
銅幣
泰國簽證之爭,我國明顯占下風,旅遊業者要求政府硬起來。學者觀察,這次的泰國簽證訊息混亂、反覆不定,顯見泰國內部對此政策還不夠堅定,我國政府應該要更堅定向泰國表達我們的不滿。
赴泰簽證新制,需要透過電子簽證先上網登錄,散客須提供財力證明,團客則由旅行社擔保。但財力證明的要求引起國人不滿,指台灣給泰國免簽,泰方非但未互惠給免簽,還要懷疑台灣人想在泰國跳機賺錢。而泰國貿易經濟辦事處昨在官網公布,新制延至明年3月1日起實施。
世新大學觀光系副教授陳家瑜表示,我國每年赴泰國旅遊約68萬人次,看起來雖然不少,但是泰國每年有3000萬外國觀光客,台灣旅客占比不高。加上我國需要新南向旅客來台,是我國在這次泰國簽證新制風暴中,占下風、較弱勢的原因。
陳家瑜表示,申辦泰國旅遊簽證新增門檻,真的令國人觀感不佳,且通常要求附上財力證明,主要是擔心對方會以旅遊之名、行打黑工之實等。
靜宜大學觀光學系副教授黃正聰表示,泰國觀光客多,所以現在不只要量,也想賺到錢,所以要收簽證費、附財力證明,確認這些人是來消費的。
至於該如何爭取泰國對台的更好待遇,陳家瑜表示,台灣人至泰國旅遊人次占比不高,但這幾年持續增加,政府跟民間必須要把不滿的立場表達出來。她說,而且現在看起來,泰國政府的確是有改變空間,因此更應該有所表達,爭取更好的方式。
黃正聰指出,泰國觀光部今年8月有提出不把台灣跟中國綁在一起,研議給台灣免簽待遇,不過,因為泰國奉行一個中國原則,提案沒有通過。
至於有外界呼籲台灣也應該取消對泰國免簽的待遇,黃正聰認為,「我們不要這樣賭氣」,覺得可以再溝通反映,還說,如果國人覺得委屈,可以選擇不要去。他表示,來台旅遊的泰國人已經從每年10萬人次,已有32萬人次,創造百億觀光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