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9-20 09:48

人行:經濟復甦明年Q1達陣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駿預計,大陸第4季GDP增速將恢復到6%左右,經濟復甦的任務可能在明年第1季完成,大陸經濟基本面支撐正利率,但美元未必持續走弱。
騰訊財經報導,馬駿認為,近期人民幣的升值,很大程度上反應國際投資人對(已經發生的)大陸經濟表現優於其他大國(尤其優於美國)的判斷。

但情況可能會發生變化,未來六個月美國經濟恢復的速度可能會趕超中國大陸,美元未必會持續走弱。

報導援引馬駿分析,美元的國際地位是在相當長期的歷史過程中形成的,不會因為短時間內的匯率貶值或升值受到影響。

「網路效應」是決定一國貨幣能否成為國際主要貨幣的一大重要因素,這也是為什麼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的重要原因。其他貨幣要成為主要國際貨幣必須要克服網路效應,這個過程是比較艱難的。

馬駿稱,中美央行選擇不同的貨幣和利率政策是基於GDP、失業率等經濟數據表現的差異,大陸的經濟基本面支撐正利率。大陸的貨幣政策是獨立的,再加上資本項目尚未完全開放,大陸的利率基本不受制於外部利率的牽制。

馬駿指出,人民幣兌美元升值還是貶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未來一段時間內,大陸經濟增速與美國經濟增速哪個更強。

對於大陸經濟前景,馬駿預計,今年第4季大陸GDP增速恢復到6%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回落到5.5%左右的機率很大,目前的經濟復甦主要靠基建和房地產投資拉動;但是,隨著製造業利潤的大幅反彈,製造業投資也會回升。

經濟復甦的任務將在明年第1季基本完成,宏觀政策也將在那時開始回歸常態。

馬駿認為,大陸銀行體系讓利實體經濟的壓力和空間是存在的,對於許多小微企業而言,眼下是生死存亡的問題;對於大多數的銀行而言,只是利潤多少的問題。

適度讓利不會導致金融風險的出現,反而可以透過幫助實體經濟復甦而降低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支持金融穩定。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