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5-17 22:19

智慧車平台 IT競技新戰場

2015-05-17經濟日報 賴明豐、專利布局情報分析團隊
http://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5/05/17/2/813516.jpg&sl=W&fw=750
什麼是智慧車?簡單講就是讓汽車變聰明,能夠學習新事物,也就是將汽車變成一台「Connected Car」,能夠連上網際網路,再透過系統平台整理歸納分析「學習」新事物,儲存在內部資料儲存裝置或網路伺服器,再提供簡單好操作的使用者界面,讓駕駛或乘客隨時連線讀取資訊,甚至設置一些自動反應機制,讓汽車直接運用分析歸納後的資訊,自動改變汽車的狀態。
無線網路技術進步與行動裝置逐漸普及,消費者對智慧車的需求提高,近幾年各車廠加速開發應用服務,推出整合智慧手機的解決方案,促使智慧車系統平台功能持續朝多元化發展。
例如運用雷達機制,透過二維感測辨識物體數量、距離、定位與行進方向等狀態,感應器或雷達偵測器發現物體異狀,會立即連通並啟動攝影機功能,動態調整智慧車運作參數,做出及時準確的行車反應;或在汽車之間建立無線感測機制進行雙向溝通,當兩輛汽車接近時,就自動發出預警信號或改變方向盤的行駛方向,進而避免碰撞事故發等。
全球市場都在搶攻能幫助汽車整理歸納分析資訊的系統平台市場,原本只有Google與Apple,現已延燒到其他資訊大廠,宏達電、鴻海都開始揪團大展身手,準備打造自己的智慧車系統平台。例如蘋果就發布CarPlay車載系統,強調跟iPhone界面一樣好用。
Google也推出Android Auto迎戰,整合Google地圖、Google音樂、Google即時資訊等內容,襲捲智慧車系統平台市場。
宏達電則準備與中華電信、裕隆合作開發HTC Cello裝置,並進一步搭配控制器區域網路(CAN-bus)與RS485通訊傳送器打造Sense Automotive系統平台,裝載在裕隆LTE智慧概念車上。
鴻海原本就具備電動車零配件製造能力,希望在此優勢基礎切入電動車系統平台市場,並宣布在大陸河南鄭州與騰訊、和諧汽車簽訂「互聯網+智能電動車」合作計畫,正式進軍車載資通訊娛樂系統。
汽車大廠也搶食智慧車系統平台商機大餅,奧迪宣布與AT&T攜手開發4G無人車技術,開發出來的系統平台將裝載在奧迪3A系列車款,在2014年的CES展上大出風頭。
不讓奧迪專美於前,BMW與賓士也陸續推出自家首款無人概念車。TOYOTA則與ASUS共同合作推出智慧行系統,也可以介接使用ASUS的Nexus 7平板上的相關功能。
NISSAN則希望將行車意外降至零,因為有九成意外是駕駛判斷錯誤導致的結果,為避免這些錯誤一再發生,進而開發能夠自動駕駛的無人車技術。
目前各個廠商推出的系統平台,大多是搭配各自策略合作夥伴生產的行動裝置或汽車性能設計開發,不利於日後應用程式的發展與優化。目前智慧手機已成為智慧車系統平台重要的中介角色,各大車廠皆運用車機與智慧手機介接,以擴增原來車機上不足的應用程式與服務項目。
未來對智慧車系統平台的挑戰,各家廠商不同系統平台與不同廠商智慧手機功能之間的整合與開放程度,將會成為智慧車系統平台發展的關鍵。
(作者是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副研究員)
STPI簡介
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STPI)成立於1974年,專責於我國科技研究發展所需資料之蒐集、建置、分析、處理與服務等事務。近年來在既有之資訊資源基礎上,強化趨勢研析、關鍵議題發掘、專利情報分析、創新創業推動等能量,並協助政府擘劃我國科技發展之願景與策略,以朝向專業之科技政策研究智庫邁進。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