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6-04 18:43
史上最長 央行利率估連16凍
2015年06月04日 04:10 記者呂清郎/台北報導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5-06-04/clipping/656/a02a00_t_02_02.jpg
央行貨幣政策及房市管制措施
中央銀行第2季理監事會已決定本月25日舉行,已發出開會通知,並送達理監事手中,金融人士預料,央行這次會議應將維持重貼現率1.875%不變,總計連續16季不調整,創史上最長紀錄。
航空母艦開過 小船受影響
金融人士指出,雖然美國聯準會(Fed)主席葉倫5月發言,首度明確表示今年會升息,也引發央行是否跟進之議;觀察美國各項經濟數據表現不一,及全球經濟復甦沒有預期樂觀,歐洲央行(ECB)、日本及多數主要國家持續實施寬鬆政策,一般認為Fed最可能升息時間點應在第3、4季。依照過去經驗來看,央行可能落後Fed約1、2季跟進升息,代表台灣今年底前升息機率不高。
「我們不一定要跟著美國走」,這是央行總裁彭淮南日前在被問到貨幣政策,及是不是要跟隨Fed腳步重啟國內升息循環時的回答;但他也一向比喻美國等大型經濟體是「航空母艦」,台灣這種小而開放的是「小漁船」,當航空母艦開過來開過去造成大波浪,小漁船一定會受到影響,即美國一旦啟動升息,台灣的利率政策及市場即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金融人士指出,面對美國去年量化寬鬆(QE)開始縮減購債規模,至去年10月減至零,央行也早就開始運用所謂「台灣QE」的定存單(NCD),每月加碼標售,擴大回收市場過剩資金,營造從適度寬鬆轉向中性的貨幣環境;等Fed一宣布升息,就可視當時情況,順勢跟進調升利率。
我用定存單 擴大回收游資
觀察央行從2010年4月重啟標售364天期NCD,每月標售金額一直維持1,000億元,但因應美國QE逐步退場,在2014年2月起標售金額由1,000億元提高到1,200億元,3月起再提高至1,300億元,本周五將開標的總額又大幅提高至1,500億元;2013年8月重啟標售的2年期定存單原為100億元,至2014年8月調高至200億元,市場解讀均是央行擴大回收過剩資金,為升息展開的先期準備。
金融人士強調,外界對央行長期來沒有調整利率的做法(已連續15季利率不調整),已引發部份人士批評央行「沒有做為」;對此,央行強調,貨幣政策需視國內外整體經濟情勢的全面考量,以維護國內金融穩定為首要,且央行利率政策並不是「不動」,是綜合考量國內外經濟、物價及通膨等動態變化後,作出最適合台灣現況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