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6-27 17:03
舊科技大翻身!物聯網時代下誰重返榮耀?
2015-06-26 18:22【作者 /江言野】
在谷歌與蘋果對物聯網產業的日趨重視下,長期著重在硬體產品的研發與量產的國內科技產業,也因此有機會爭取更多的商機,到底是哪些舊科技產業有望翻身?他們的機會又在哪?
谷歌主導Brillo及Weave的物聯網平台,蘋果擴大Homekit物聯網平台與第3方軟體開發商的相容性,顯示谷歌與蘋果對物聯網產業及應用的重視,也凸顯物聯網產業的5大特色。(1)物聯網產業才剛崛起,即使軟硬體整合能力強的蘋果,也不認為自己能夠獨霸市場,因此選擇與第3方應用或軟體公司合作,推出各行各業不同的物聯網應用,谷歌原本在安卓系統時期就是採取對外開放的策略,主導Brillo及Weave平台,只是要求廠商能夠達到最低要求及產業互通的協議。
對物物相聯概念很重視
(2)物聯網產業包含軟硬體整合、通訊協定的制定、使用情境的設定,對擴大科技產業的影響力及產業規模將有立即且明顯的貢獻。(3)物聯網跟以往的產業有一個明顯的不同是「物物相聯」的概念,很多時候只是物體與物體之間的互傳與聯繫,只有少部分時間必須要物與人溝通,很多討好人的設計與應用並不需要,強調效能的先進科技技術需求降低,反而對於既存的成熟科技技術有利。
(4)物聯網強調「物物相聯」,物體本身並沒有必須休息的限制,因此,必然與大數據、雲端運算等新興科技產業做連結,才能產生綜效極大化的效果。(5)物聯網是工業4.0、智慧家庭、智慧城市等當今發展火紅的科技產業之基礎建設,也是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先生稱物聯網為Next big thing(半導體產業下一個重大趨勢)的最主要原因。
由於國內科技產業長期著重在硬體產品的研發與量產,且值得慶幸的是,這樣的硬體生產能力已經建構起所謂的上下游整合「一條龍模式」,面對谷歌及蘋果主打物聯網應用的時代來臨,確實有機會爭取到更多的商機,且因為物聯網產業對科技成熟產業的需求多於科技先進產業,個別產業受惠程度各有不同,筆者將其分成以下幾種原因。
效能不再是最關鍵因素
(一)物聯網強調物物相聯:過往的科技產品都是供給人們使用,這樣的科技產品除了本身有強大的運算能力來解決問題之外,還必須肩負與人類溝通的責任,如此就必須搭配輸入設備(如鍵盤、滑鼠等)、輸出設備(如螢幕、喇叭等),人機介面是否友善更是銷售好壞與否的重要關鍵。
很多運算能力就是拿來處理這些問題以服務人類,一旦物聯網將大部分的問題局限在「物物相聯」,就有可能減少運算能力的浪費,效能問題將不再是最關鍵的因素,物聯網業者可能會選取過往已有的技術來量產,將對半導體、被動元件及工業電腦等「成熟產業」帶來正面助益。
(二)物聯網強調數大便是美:美國網通設備大廠思科點名物聯網持續發展,預期到2020年時,將有500億個設備可連上網路,物物相聯的複雜度將遠高於當今科技所能想像,但超過上百倍的科技設備需求量成長幅度,對必要的科技網路時代可能帶動超過500億個設備上網的需求,量的成長可能比質的成長更可觀,舉凡半導體、微機電、被動元件、電源模組及無線通訊模組都是必要零組件,相關廠商將可受惠。
【完整內容請見《非凡商業周刊》2014/6/26 No.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