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5-09-01 08:22
如何預防?秋季好發心血管疾病
中時健康 莊世雪
一晃眼來到了九月,時序漸漸進入秋季,是夏天到冬天之間的過渡性季節,因為溫度僅是小幅度地慢慢下降,寒暖參半,換季時的氣候變化,且日夜溫差相對較大,血壓容易受到波動,天一冷血管收縮會易使血壓升高,對於原患有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的老年人來說,必須相當留意,不可忽視心慌、胸悶和呼吸變急促的警訊。
每年公佈的國人十大死因中,心血管疾病上榜比例高,哪些族群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呢?根據研究,高血壓、糖尿病、肥胖、膽固醇高、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心血管疾病已有年輕化的趨勢,當成年男性與女性的腰圍如果各超過90公分和80公分,比一般人更易罹患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大家應該多動、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的危機。
心血管疾病好發在秋冬時節,這時醫院的心血管疾病病例增加,如心臟病、高血壓、心律失常、肺心病等。每當天氣變轉涼,人們體內所需熱量增加,食慾大增,再加上秋蟹肥美,非常適合大吃火鍋,如果這時攝取過多高熱量、高油脂,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無害,易造成心血管的負擔。
當天氣變冷容易懶得運動,吃多動少會讓心血管負擔增大,使動脈硬化,但也要避免心臟負擔,選擇輕度運動即可。再者,老年人的血管彈性相較差,容易阻塞而引發中風、甚至是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患者必須注意早晚監測血壓,按時服藥控制病情。
心血管患者建議多吃可軟化動脈血管的玉米和茄子、預防血栓形成的番茄、降低膽固醇血脂的海帶、洋蔥。食物烹調方式以少油、少鹽、低膽固醇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