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3-17 07:41
負利率時代 組合債抬頭
負利率時代 組合債抬頭
2016-03-17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全球主要央行相繼實施負利率,衝擊多國債券收益率下滑,法人表示,目前聚焦單一券種已無法因應市場變化,需要建立多元收益、主動操作的策略,可留意以債券組合基金尋求有力保護。
日盛金緻招牌組合基金經理人李家豪表示,歐、日央行相繼推出名目負利率,使銀行隔拆存款利率轉為負值,實質負利率也影響實質購買力,代表全球由低利步入了負利時代,保守型債券的收益面臨挑戰。
以2月國際債市行情為例,全球政府債券殖利率平穩向下,美國10年期公債減少19個基本點至1.7%,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為0.1%,美、德利差擴大到162個基本點。與此同時,美林全球投資等級債券指數和JPM新興市場債券指數約上漲0.5%,全球高收益債券指數上漲0.3%,全球可轉債指數僅上漲0.08%,顯見市場擺盪導致資金分流。
由於負利率時代,投資人迫切尋求收益,但提供穩定息收的債券表現不一,李家豪建議,投資債券應轉向透過債券組合基金主動管理,用較高殖利率為主軸,再搭配其他多元資產,不但分散風險,也爭取到持續性的收益。
野村投信則分析,今年年初市場動盪,推升資金大量流入風險偏低的公債,使得公債成為較貴的資產,繼續持有公債不見得適合因應全球央行分歧的利率政策。反觀短期債券等其他券種,投資風險雖然微幅提升,但收益率高於公債和定存,持有1-3年獲得正報酬的機率高,值得納入配置來增加收益的多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