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1-21 13:06

手抖的原因:

#手抖的原因不少...你可找神經內科醫師檢查
#就診時...醫師會關心的問題
#動作性手抖...不嚴重時可不用服藥
會引起手抖的原因不少,你既然已經排除了甲狀腺機能亢進,接下來就應該要向神經內科醫師求助了。
@三類的手抖原因:會引起手抖的原因不少,臨床上以依手抖的型態,將之粗略的分為三類:
1.休息性手抖:手抖在休息狀態下最明顯,在有所動作時反而減輕或消失。這種手抖是最常於巴金森氏病的患者,是大腦基底核(basal ganglion)的一種退化性疾病,多見於老年人。
2.意圖性手抖:則是在意圖作某事時抖得特別厲害,如:欲以手指觸某物時,在越接近目標物時抖得越厲害。這是小腦的神經路徑受損所造成。常見於小腦中風,小腦腫瘤或是多發性硬化症侵犯小腦神經路徑時。
3.姿勢維持性手抖:在讓手維持某固定姿勢時,如:維持往前平舉等,會不由自主的抖動。這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常見的症狀。但是,有些人生性較敏感,在較緊張、焦慮或是吃了某些藥物或食物(如:麻黃素、咖啡)時也會有姿勢維持性手抖的情形,有時我們會把它特別歸類為生理性手抖以和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理性手抖作區別。另外,在上肢過度用力而疲勞之後也常見這種手抖。
一般而言,前兩種可找神經內科醫師檢查,若是最後一種則找內分泌科或新陳代謝科醫師做診斷。
@就診時...醫師會關心的問題
就診時,醫師一定會關心以下的幾個問題 可以先在家中觀察清楚再跟醫師報告。
1.手抖是在什麼動作時容易發生?是休息的還是動作性的顫抖?
2.顫抖的範圍有影響到頭頸部,甚至腳或軀幹嗎?
3.右手嚴重還是左手?哪一手先發生?幾歲的時候發生?
4.抖動的頻率是快還慢?
5.最近有沒有特別服用什麼藥物?有沒有甲狀腺的疾病史?手外傷?家族遺傳史?
@動作性手抖...不嚴重時可不用服藥
一樣是手抖,卻因為分類不同而各具不同的意義。以手抖在何種情境下出現,可分為休息性及動作性的顫抖,而動作性的顫抖又可以再細分為姿勢性手抖及意向性手抖。
休息性手抖是雙手處於休息狀態時,通常是放在膝上時,規律性的顫抖,有時腳也會有休息性顫抖,遇到這種抖動要小心了,這有可能是巴金森氏症的症狀。若是有這種休息性的顫抖,很有可能會混合姿態不穩、動作遲緩、臉部表情僵硬一起表現,宜迅速就醫作正確的診斷及處理。
動作性手抖是在手在做動作時(比如拿筷子、夾菜、寫字等)時發生的手抖。這類的抖動又可以再細分為姿勢性跟意向性的手抖。最常見的動作性手抖是原發性手抖,通常由一隻手開始,逐漸另一隻手也會顫抖,而且隨著年齡而變嚴重。約0.3 %到1.7 %的人有此種手抖,所以是很常見。其中約一半是遺傳的,為自體顯性遺傳,其發病年齡則在15歲左右,男女罹病率相同。有時連頭、頸、臉、下巴及聲帶也會顫抖。動作性手抖如果不嚴重,不影響生活或工作時,不用服藥。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