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05-31 07:38

亞股湧資金潮

亞股湧資金潮
2016-05-31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市場已能接受美國6月升息機率提高,資金全面回流亞洲股市,為近三個月以來首見現象。上周台股獲外資買超5.3億美元最多,其次是菲律賓的2.1億美元、南韓的1.7億美元。
外資終止連四周賣超台股及印尼、連二周賣超南韓。至於菲律賓,由於市值不大,外資上周的2億美元買超更創16個月以來新高。今年以來,外資仍最青睞台股,累積買超超過30億美元,南韓以26億美元緊追其後,印度則以20億美元排第三。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指出,亞洲多國政治因素塵埃落定後,再度見到外資全面返回亞股,順利終結過去一個月外資觀望退場的態度。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表示,台股周線連兩紅,外資轉賣為買,短期籌碼面上有利大盤續揚,但接下來仍需留意美國升息、英國脫歐公投對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
中國信託亞太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劉哲維表示,台股短期仍有摩台指結算、明晟(MSCI)降台股權重生效等兩大變數干擾。目前台指期走勢較大盤更強勢,要壓低結算機率應該不高。另外,自5月中MSCI公布台股權重調降後,已歷經兩周的沉澱與消化,預期生效後衝擊應減緩。
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Pauline Ng)分析,菲律賓股市今年來因選舉變數造成漲幅落後泰國,但若外資在選後變數排除後回頭加碼,將有利股市後市。如何延續菲律賓近年高度經濟成長與解決南海爭端,將是新總統上任後要務,也是外資觀察重點。
泰國股市今年以來漲幅超過一成,居亞股之冠。安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泰國經常帳盈餘已創下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新高。新憲法將於8月進行公投,將決定泰國是否能重返民主之路。政治不確定性仍將干擾市場信心,應留意後續政策走向與公投結果。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