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9-26 08:39
衰退時人們常犯的七種投資錯誤
在享受過史上歷時最久的美股牛市後,包括我在內的數以百萬計千禧世代與年輕投資人,初次嘗到了嚴重經濟衰退的滋味。在這樣的情境下,人們經常會做出代價高昂的直覺式財務決策。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何時能恢復日常社交依然未知,對許多產業造成了致命的打擊。即使美國政府已祭出2兆美元紓困方案,也無法提供充分保障,更不用提高達兩位數的失業率了。
對首度面對如此低迷景況的我們這一輩人而言,了解應避免哪些錯誤很重要。為此,我求助了八位有證照金融理財師的專業見解,以下是他們曾目睹客戶在經濟衰退期間所犯下最糟糕的財務決策。
一、停止為退休計畫撥款。
因市場大跌感到恐慌而暫停投資,包括對退休計畫的固定挹注,是所有年齡層投資人都常犯的錯。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CSUN)金融學副教授兼財務規劃諮詢公司Attainable Wealth創辦人堤默曼(Inga Timmerman)建議,在對資產配置做出任何改變、甚至是考慮撤回資金前,先思考一下你的目標和投資策略是什麼很重要。
「如果你現在35歲,沒必要變動直到60歲才能提領的退休帳戶投資配置。若是你想讓資產組合轉趨保守,確保你對何時再展開投資已有計畫---一個明確的計畫---而非只是抱持等市場開始回升再說的模糊想法,因為沒人知道那會是何時。」
二、急著將投資部位變現。
身為自雇者,我的收入在3月到4月間因疫情而一落千丈,演講邀約紛紛取消、媒體也凍結了外稿預算。我雖一向是個樂觀的投資人,但我得承認,有片刻我因手頭的錢可能不夠而感到心慌。幸虧我決定保持現狀,才能在隨後市場反彈中受惠。但很多人忍受不了按兵不動。
線上理財平台SoFi的CFP安那斯塔西歐(Lauren Anastasio)告訴我,有位60歲出頭的男子聽從經紀商的建議,在今年3月市場跌到谷底時賣出自己的投資組合,沒有把現金用於再投資,所以他不僅錯過了這波反彈,而且現有資產價值比當初若原封不動還少25%。
三、聚焦短期回報。
Capital Benchmark Partners執行長吳海倫(Helen Ngo)說,客戶只關心投資帳戶單季或單月表現,而非評估整體績效,往往加深了自身恐慌。「在3、4月當他們收到季度報告單,發現自己的投資帳戶縮水20%時,這種情況很明顯。但如果仔細檢視帳戶開辦以來的績效,會發現沒那麼糟。」
她建議客戶記住自己的投資帳戶類型與投資期間,「如果投資時限在五年以上,經濟衰退期將會是逢低買進和趁利率下降借錢的機會。」但切忌對借錢這件事樂觀過頭。
四、借錢投資股票。
為了減輕人們的慌亂,財經媒體名人和理財專家鼓吹著經濟衰退正是股市「跳樓大拍賣」或搶進便宜房地產的機會。這當然有部分是真的,但不是你承擔過度槓桿的理由。
安那斯塔西歐說:「對財務部位強勁的人來說(如保有流動性、未背負高利率債務且擁有可靠收入),利用槓桿投資或許有道理,但靠著借入10%到15%以上資金來投資,只因覺得自己有能力翻倍賺回來,是非常不明智的。」
五、全力積極償債。
財務規劃師也不建議為了加快償債,在不必要的情況下耗盡或減少手中現金資源。處在經濟衰退中,最好維持只支付最低限度的到期債務。
Brunch & Budget財務顧問葛雷里克(Samantha Gorelick)說:「一旦把欠債都付清了,手中也沒錢了。你應該留著存款,以防在沒有收入時會需要用錢。」不過,若債台高築到無力償還的地步,懂得尋求幫助也很重要。
六、未尋求協助。
理財網站NerdWallet專欄作家魏斯頓(Liz Weston)說:「人們所犯的最大錯誤之一,是在債務纏身時仍不去諮詢破產律師」,「人們總在到達應該舉白旗的臨界點很久後仍持續支付帳單,或試圖清償那些原可合法抹消的債務。」
魏斯頓提到,現在銀行向民眾提供了前所未見的債務寬限方案,可以讓你爭取更多時間償債 。但如果你想聲請破產,和一位專業律師談談將有助於找出最好的方法。
七、驚慌做出決定,而非不疾不徐進行。
在這場疫情和防疫封鎖中最令人痛苦的事情之一,就是這股無所不在的未知感。這讓我們太過迫切期盼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並獲得一些可控制感。
The Planning Center資深財務規劃師(Jude Boudreaux)說:「身處充滿不確定性的時期,我對人們最重要的建議就是把腦海中所想到的所有事情,一一寫下來。」
把心中所有的疑慮都寫下來,的確能幫助我更客觀地評估這些問題,包括收入時高時低且不穩定及我和丈夫若染疫將面臨巨額醫療費用等。儘管我們都有不錯的健保,但仍常常感覺只要一旦生病就能讓我們陷入龐大債務----對很多美國家庭來說都是如此。將這些擔憂清出腦海,讓我能做出面對不同情境的預算規劃。
淡忘歷史。雖然沒有兩次衰退會是一模一樣的,但牢記市場下行是經濟成長中的正常狀況很重要。緊接在經濟大衰退後,我們經歷了史上歷時最久的牛市,道瓊工業指數創新高已屢見不鮮。
即使是經驗最豐富的投資人,也可能在經濟衰退期間感到些許恐慌,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根據知識而非情緒來做出財務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