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7-01 12:54

拚經濟 金管會帶頭拚了

2015年07月01日 彭禎伶
金管會回應外界建言,取消個別員工認股權憑證及限制員工權利新股的上限,也就是說企業對於真正對公司有幫助、有價值的員工,可以每年用較高的配股等方式留住人才,提升企業留才的彈性及中長期競爭力。
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已多次公開表示,員工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鼓勵金融業及上市櫃公司多替員工加薪、多發年終獎金及紅利,企業挺員工,員工薪水增加了才有更高意願去消費,也才能進一步刺激台灣的經濟。
先前金管會開放限制員工權利新股,即是高科技業希望能透過設定條件的員工配股,留住關鍵人才,但金管會在衡量股東權益及留才需求下,還是對單一員工可取得的認股權及限制權利新股,設有0.3%及1%上限。
但有些員工可能一留就是10~30年,每年若都有分紅配股,有些企業擔心可能會觸及上限,金管會這次也從善如流,讓企業可說明必要性及合理性,取得主管機關同意下,取消員工配股的個別上限,也就是企業有機會用更高額的股票,去挖更好的人才,提升企業競爭力。
同時金管會也配合公司法修訂,調整過去員工分紅,不得逾盈餘一定比重規定,未來企業要修章程,明訂獲利一定比率要作為員工薪酬,金管會先前積極推動證交所編列高薪企業指數,且不排除未來要公布對員工不夠照顧的企業名單。
這次金管會再修改相關規定,也是要提醒企業多替員工加薪、留住對公司有價值的人才,也替台灣經濟再多盡一分心力,可以看出金管會希望企業留才、拚經濟,而願意在相關規定上帶頭「拚了」的決心。(工商時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