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z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10-14 16:58
今年來24家A股民企被國資接盤
北京經濟日報今(14)日評論,今年以來,A股市場頻現擬轉讓股權的上市公司,其中,有24家民營上市公司先後被大陸國有資本接盤,「國進民退」輿論紛紛出現。其實,反而是更多的民營企業利用資本市場併購重組,正成為借勢拓展的主角。
文章指出,回顧過往,每當經濟運行遇到阻力,企業經營出現困難,總會出現把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對立起來的慣性思維和相關論調,似乎只要國有經濟一後退,民營經濟就會大發展。
先看被國有資本接盤的民企情況。上述24家公司在這兩天股價大跌之前,其跌幅就已在30%以上,其中有八家股價此前跌幅就累計超過50%。市場優勝劣汰的結果,提出重要警示:這些民營企業在自身資產大幅折損的同時,不僅面臨股權質押、強制清倉的直接風險,而且面臨資不抵債、拖欠銀行貸款等連帶的深層隱患。國資平台適時介入,既可幫助民企緩解債務壓力、化解股權質押風險,又可使企業補充資金、擴大再生產,確保社會財富免遭更大損失。
再看資本市場股權轉讓和併購整體進展。資料顯示,今年以來,A股市場上市公司大股東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共有近160起,截至9月27日,只有24家將部分股權轉讓國企,僅占涉及股權轉讓企業市值的18.7%左右,不足A股市值的0.1%。
另外,今年前7個月,大陸境內上市公司實施併購重組2,377單、交易金額人民幣1.36兆元。其中,民營企業共發生併購1,835單,交易金額人民幣9,795.4億元,交易數量和交易金額占比分別為77.20%、71.76%。
毋庸諱言,眼下民營企業的確面臨較大生存發展壓力。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例,上半年,國有控股企業利潤增31.5%,私營企業利潤僅增10%,兩者差距不小。究其原因,一方面,由於歷史和現實矛盾積累,統一的市場准入制度和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尚未建成,針對民營企業的市場准入限制仍然較多。另一方面,面對大陸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民私營企業原有粗放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遇到很大轉型升級壓力,市場競爭環境日趨嚴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