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5-09 11:50
國際產經評論:蘋果無法再占全球化的「便宜」
財訊新聞 2025/05/09 11:39
【財訊快報/蘇彬貴】在美國的高科技產業界,有許多傳奇性的人物;其中一位令人感到惋惜的,即是蘋果公司(Apple Inc.;AAPL.US)的創辦人之一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2011年10月5日下午3時左右,他在其位於加州的寓所因病逝世,享年僅56歲。
在世的時候,賈伯斯不但逆轉勝,並將他的行銷長才發揮的淋漓盡致,成功地將iPhone等蘋果的暢銷產品,推展至全世界各個角落;"Apple"也成了美國的代表性文化之一。
登峰造極
然而,賈伯斯的接班人、現年64歲的庫克(Tim Cook),卻不遑多讓;在其領導之下,蘋果公司繼續創下各項營運的空前佳績;去年的時候,其整體的毛利潤率以高達46%以上的水準,再刷新歷史性的最高紀錄。
受此激勵,蘋果的股價於是不斷地挑戰歷史性高峰,並成了全球第一家股本總市值登上「三兆美元俱樂部」的企業。
豈料,賈伯斯與庫克所創造的「蘋果傳奇」,卻瞬間斷送在川普(Donald Trump)總統所積極推動「讓美國再度偉大起來」(MAGA)的訴求;因為光是iPhone這一項商品,在蘋果公司總營收中所占比重,就高達5成以上;而10支iPhone裡頭,現在有高達了9支,卻全在中國境內製造。過去蘋果公司,可以說是占盡了全球化(globalization)產業分工的「便宜」,但如今川普2.0關稅戰,則一下子將之逼得走投無路。
就在川普宣誓為美國總統後不久,蘋果公司曾表示,在未來的4年內,將要返回美國投資達5000億美元的規模。但在川普上一任總統任內的時候,該公司其實也承諾過,5年內要投資3500億;如今看起來,也都只是場面話–因為成本實在過高。
有難同當
事實上,早在2017年的時候,蘋果就開始嘗試將iPhone轉移至關稅遠低於中國的印度組裝;不過,畢竟印度在各方面的條件,還是遠不及中國。就iPhone的製造過程來看,說穿了,它還是一項相當勞力密集的商品。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為了要緩和美中關稅戰對其產生的打擊,蘋果將會要求其上游的零組件供應廠商,也一起來「有難同當」、降低其所提供商品的價格–無怪乎,這一回鴻海精密(2317.TT)等的股價,走勢會如此之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