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25-07-20 15:22

炸雞、洋芋片…垃圾食物帶來幸福感?醫:連吃5天小心變笨

記者廖靜清/台北即時報導 2025-07-20 01:26 ET



炸雞含高糖、高鹽、高脂,適度放縱無傷大雅,但吃成習慣可能影響大腦運作。(本報資料照片)
追劇、看電影,必買爆米花、洋芋片,星期五晚上更是想狂點炸雞,配上碳酸飲料好滿足......在某些時刻,大腦好像被食物制約了,嘴饞控制不了食欲,台灣家醫科醫師魏士航表示,如果常吃高糖、高鹽、高脂的垃圾食物,雖然會帶來短暫幸福感,但也變得更難抗拒這類食物的誘惑。

魏士航指出,偶爾放縱吃餅乾零食無妨,但如果經常吃炸物、加工食品、含糖飲料,當這樣的飲食變成習慣,不僅對健康有負面影響,也會讓腦袋變鈍,等於天天都在給身體和大腦「埋地雷」。研究指出,只要短短5天攝取高熱量的垃圾食物,就可能影響大腦運作,且增加情緒陷入沮喪的機率。


一項刊登於「Nature mextabolism」的研究,找來29位健康年輕男性(BMI 19至25)接受測試,進行連續5天攝取高熱量飲食實驗。實驗組的受試者每天額外攝取1500大卡高脂肪、高碳水的超加工零食。結果發現,實驗組受試者肝臟脂肪明顯增加,並且影響大腦中負責情緒與獎勵的區域。

剛開始吃下時會充滿幸福感,超加工零食中的高糖、高脂肪會影響大腦的多巴胺分泌,產生類似成癮效果。這項研究發現,恢復正常飲食一周後,大腦對於胰島素的敏感性仍沒有完全恢復,尤其與記憶、認知相關的海馬迴和梭狀迴,胰島素敏感度持續下降。

魏士航說,垃圾食物的影響遠比想像中快,短短幾天就可能改變大腦運作模式。若長期維持這種不健康的飲食,可能會導致習慣性偏好高脂、高糖食物,同時減少對低脂食物的選擇。所以,當垃圾食物吃得愈少,就愈不會想吃,因為大腦能克服並拒絕的誘惑。

魏士航強調,許多加工食品容易讓人上癮,與「極樂點」(Bliss Point)設計有關。食品工業刻意調配糖、鹽與脂肪比例,讓食物嘗起來達到最令人愉悅的狀態,刺激大腦釋放多巴胺,帶來短暫快感,不知不覺吃下更多。長期下來,這種刺激可能產生類似藥物成癮的現象,最明顯的戒斷症狀包括悲傷、易怒、疲倦與強烈的渴望等。

7月21日是「國際垃圾食物日」,意味著在這天可以不忌口,盡情享受高糖、高鹽、高脂的垃圾食物,為生活帶來小確幸。魏士航提醒,適度放縱無傷大雅,關鍵是不要變成日常,垃圾食物真正影響的,除了體重之外,還有可能改變大腦運作的危害,影響自制力與情緒,最後惡性循環吃得更多,體重及血糖也大失控。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