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16 05:54

推升金價明年中到4000美元 ! 高盛 : 央行「買盤狂潮」時間曝光

2025/09/15 12:30  
高盛預測,央行「購金」將持續3年。(彭博)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高盛再度高舉「黃金牛市」旗幟,維持黃金2026年中期4000美元/盎司目標價預測。據報導,高盛所持的理由是,全球央行結構性買盤將會持續3年,加上ETF資金湧入,共同推動金價一路上漲。對此,世界黃金協會調查顯示,95%央行預期全球黃金持有量將在未來12個月增加。
據報導,自8月26日以來,黃金價格已上漲6%,突破3200至3450美元的長期盤整區間,目前穩定交投於3650美元附近。
高盛點出,背後有三大買家同時發力,包括ETF增持(對近期6%的漲幅貢獻約1.5個百分點),還有投機性部位上升(貢獻約1.2個百分點),但也增加短期回檔風險,以及央行需求回歸,在經過夏季淡季後,再出現加速跡象。
高盛強調,今年7月全球央行與機構在倫敦場外市場僅購買48噸黃金,低於2025年月均80噸的預估,這顯示典型的季節性現象,但通常自9月開始需求回升。
此外,自2022年以來,全球央行購金速度已較過去增加近5倍,而新興市場央行是關鍵推手,高盛將此視為「結構性轉折點」,並認為趨勢將再延續3年,其核心原因在於,新興市場央行的黃金配置比例仍明顯偏低。
目前中國官方黃金儲備僅佔總儲備約8%,遠低於美德等已開發國家約70%的水準,甚至低於20%的全球平均,若以20%為中期目標,並維持每月約40噸的購買速度,需時約3年才能達成。至於俄羅斯,在2014年至2020年間,黃金儲備佔比已從8%提升至20%,為新興市場央行提供了參考範例。
根據WGC的調查數據更顯示,43%的央行計畫增加黃金持倉,是2018年有紀錄以來最高比例,較去年的29%大幅上升。
高盛認為,除了全球央行的買盤,聯準會寬鬆政策預期及美國未來12個月30%的衰退風險,也將支撐ETF資金持續流入。然,高盛也提醒,投機部位的激增雖短期推高金價,但也可能帶來技術性修正壓力。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