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8-08 09:12
拋棄意識形態 正視台灣經濟危機
【撰文/卡方斯】
這禮拜馬克思想跟各位談一談台灣的經濟現況,尤其是截稿前,台灣主計處公布第2季成長率竟然只有0.64%,真的是讓馬克思全身上下100多萬億的細胞都驚呆了,到底是哪個阿呆還是騙子告訴我們經濟成長率有機會回到3%以上呀呀呀呀阿啊阿啊!!!
從G D P的內容來看,雖然國內需求仍然成長了2.71%,但是國外需求狀況-2.07%,也就是說台灣的出口出現了大幅度的逆境,而以台灣以科技出口島自居的預期,加上出口本來就占整體GDP65%以上的情況來看,這樣的表現馬克思真的是非常的擔憂。
當然除了馬克思憂國憂民之外,國內政治家們也紛紛對主計處月月下修GDP的情況頗有微詞,到底這些經濟數字是準還是不準,能不能給國人一個好的投資預期,上至企業集團,下至奈米散戶,有不少人都仰賴這些預測,期待這能夠給他們一些投資方向還有準則。
但是不負責任的預測,或是帶有政治立場的調整,只能稱作是一個包著糖衣的毒藥,囫圇吞棗除了傷身又傷心,各位讀者不能不防。
而看到這樣的數據現象,馬克思也想到了極權統治大作:《動物農莊》,文中的統治階層「豬」為了要控制其他種類的動物們,會在每個星期天早晨,拿著紀載一大堆數據的紙張,向他們報告各種食物的產量,而報告內容基本上通常載明糧食收成增加200%,偶而則是300%或是500%,多數的動物不得不相信「豬」,因為他們早已不清楚過往的數字,甚至是過往的生活環境以及水平。
講到這,馬克思也不禁苦笑兩聲,因為回到目前台灣的現況似乎與這《動物農莊》一書有點雷同,但書中也說了「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我們不應該妄加猜測!然而鑑古知今是我們分析師應該要有所反射的本質學能,觀察→看到不尋常→調整部位→再到觀察,如此週而復返,才是一個稱職的交易者應該要具備的能力。
http://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5/08/07/draft/1188005.jpg&sl=W&fw=750
以目前亞洲貨幣戰爭再起,台幣強於其他亞洲出口競爭國家的趨勢來看,出口疲軟風險馬克思在半年以前就不停地提醒各位投資朋友,而以目前的腳步來看,就算央行現在立馬做調整,下半年度台灣的出口數據積弱相信已成不可逆的現象,就好像龜兔賽跑,你既不是兔子,對手也不會偷懶打盹夢周公,以這樣的情況來看,勝率誠可謂微乎其微,如果投資人還在期待到底政府能端出什麼菜,那操作期間一定要拉長,因為未來台灣要回到正常的出口模式以及表現,除了要有更多、更好、更開放政策的配合外,甚至也需要很有耐心的來等待一個好機運出現,才有可能回到台灣錢淹腳目的那個年代。
另外一方面,很多投資人可能還會認為內需市場也占了35%的經濟成長呀,我們可以寄望內需的成長嗎?
馬克思認為,內需成長的難度更高,尤其是人口紅利於2013~2015年已經開始出現死亡交叉,2021年更可能出現負成長;另外一方面,薪資水位萬年不變,相較於10年、20年前,扣除通膨,一般民眾可支配薪資也出現萎縮;接下來,開放陸客來台帶來內需擴張?!馬克思也要打個很大的問號!!根據這幾年的數字來看,陸客團、陸生來台的不健全制度,加上後續可能會開放的健保,如果沒有對台灣造成更大、更多的破壞,馬克思就阿彌陀佛了;最後,窒礙台灣經濟發展的最大問題:房價,本來還有建商大喊:房市為台灣經濟火車頭,好啦,現在搞成這個樣子,第2季GDP還沒有很明顯反應近期的崩潰房市喔,要是未來主計處又來搞個一次到位,馬克思預期台灣未來的G DP恐怕將會出現久違的負成長…。 【《萬寶週刊》11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