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爹地 發達集團董事長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1-23 04:22
奶薊(Milk Thistle)
Silymarin 水飛薊素能穩定肝細胞膜﹐和增強肝的代謝能力﹐並重建受損的肝細胞。
在奶薊中含有黃酮類物質﹐具有護肝功能的有效成分﹐是現在統稱為水飛薊素 (Silymarin)的物質﹐主要用作治療 Alcohol-related liver disease酒精過量對肝臟的損害﹑及肝臟疾病包括 Hepatitis急性及慢性肝炎﹑Liver Cirrhosis 肝硬化、脂肪肝﹑膽管炎﹑預防膽石 Gallstones﹑牛皮癬等症。雖然水飛薊素(Silymarin)僅存在於奶薊的種子(seed)﹐但其他部分一般相信對增加食慾﹑膽汁分泌﹑幫助消化﹑肝功能皆有正面幫助。
奶薊有兩千多年的醫療歷史﹐著名的十七世紀藥劑師 Nicholas Culpeper 已經建議使用 Milk Thistle來保護肝及脾臟﹐更建議用來治療黃疸病。
在德國﹐採菇工作者早已使用這種名為 Milk Thistle﹐開著美麗桃紅色花朵的草藥來解毒菇之毒。在他們還沒有服用這種藥草之前,採菇人經常會誤採一種長得和一般無毒菇類很像的劇毒菇 ─ Amanita phalloides﹐誤食這種劇毒菇會造成肝衰竭而迅速死亡﹐後來在他們事先服用了這種草藥後﹐即使再攝食毒菇也不會中毒(草藥的純度與劑量是效果的關鍵)。由於奶薊的枝幹切開會流出類似牛奶般的白色苦味汁液,所以又被俗稱為牛奶薊或苦薊(Milk Thistle)。
現在德國的研究還發現這種草藥不只可以解菇毒﹑抗氧化補捉自由基的能力﹐還可以阻止毒素侵入及排除毒素﹐從而有效的保護及刺激肝細胞的再生﹐用來對付各種急性或慢性肝病﹐被認為是對於保護肝臟﹐功效弘大的機能性食品。
奶薊抽出物通常製成藥丸或糖漿,標準化的奶薊抽出物已廣泛於歐洲並經德國認可通過。
使用方式:服用時一次一顆一天平均 2-3次配合溫開水服用。
德國藥典記載﹕Silymarin 水飛薊素能穩定肝細胞膜﹐和增強肝的代謝能力﹐並重建受損的肝細胞。
在奶薊中含有黃酮類物質﹐具有護肝功能的有效成分﹐是現在統稱為水飛薊素 (Silymarin)的物質﹐主要用作治療酒精過量對肝臟的損害﹑及肝臟疾病包括 Hepatitis急性及慢性肝炎﹑Liver Cirrhosis肝硬化、脂肪肝﹑膽管炎﹑預防膽石 Gallstones﹑牛皮癬等症。雖然水飛薊素(Silymarin)僅存在於奶薊的種子(seed)﹐但其他部分一般相信對增加食慾﹑膽汁分泌﹑幫助消化﹑肝功能皆有正面幫助。
至於水飛薊素Silymarin保健作用﹐主要可以由三方面來分析﹐首先﹐是屬於很強的抗氧化黃酮素﹐具有抑制體內 5-lipoxyenase(一種加速體內氧化作用的酵素)的作用﹑並且增加肝臟細胞分泌 GSH(抗氧化酵素)的濃度及穩定細胞膜(主要是肝細胞)的作用。
再則﹐Silymarin與肝細胞結合後﹐增加肝細胞的解毒及對抗有毒物質侵害的功能﹐其實 Silymarin本身的抗氧化作用就會具有解毒功效﹐降低抵銷侵犯肝細胞有毒物質的濃度。
Silymarin水飛薊素的第三個保肝生理功能是肝細胞的修護及再生的促進作用及增加正常肝細胞中核甘酸的蛋白質合成作用﹐因為肝細胞是人體內少數具有細胞再生能力的器官﹐受傷的肝臟是可以修護的﹐但是 Silymarin並不會增加不正常的肝細胞如肝癌細胞的生成作用﹐相反的﹐科學研究發現 Silymarin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的增生﹐抑制癌細胞的分化及生長。
奶薊萃取物 Silymarin水飛薊素的這些生理作用﹐使得它成為臨床上最具改善肝功能的天然本草﹐德國的臨床研究證實 Silymarin的確可以降低處方藥物如 Acetaminophen butyrophenones halothane Dilantin等的肝毒副作用﹐在實際的臨床應用上﹐Silymarin是酒精性肝炎﹐急性肝炎及肝硬化(纖維化)最常用的保養產品﹐因為奶薊對於肝細胞的修護功能﹐使得被酒精所破壞的肝細胞得以重生﹐不過恢復的程度仍視破壞的嚴重度而有不同﹐雖然奶薊經常被運用在延緩肝硬化患者肝臟的使用壽命﹐但是至今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藥物可以使已經纖維化的肝臟還原﹐而奶薊也只能減慢肝臟繼續纖維化的速度而已。
對於輕度或是暫時性肝指數(GOT﹑GPT)的上升﹐奶薊通常有很好的效果﹐一般可以配合維生素B群使用﹐恢復狀況會更好﹐至於脂肪肝方面﹐並不是有絕對使用的必要﹐除非患者合併有肝指數提升現象﹐因為大部分的脂肪肝患者是因為肥胖或是飲食營養不均及飲酒所引起的﹐如果能夠改善體重及飲食生活習慣﹐通常是不需要奶薊的幫忙就可以康復的。
其中有臨床報告顯示奶薊對於乙(B)型肝炎比丙(C)型肝炎更有效﹐也有醫學報告顯示合併奶薊、硒元素及 Alpha-lipoic acid(一種抗氧化物質)三種抗氧化成分﹐針對丙(C)型肝炎患者的病情改善上有明顯的助益﹐所以奶薊也很適合以輔助形式用於對正常醫藥無太大反應的肝炎病患。不過﹐對於慢性肝炎病毒帶原者﹐如果肝機能指數有長期偏高者﹐以補充奶薊萃取物來作為保養﹐能有效幫助降低肝細胞受損率及癌變的保健作用。
在抗癌方面﹐Silymarin 水飛薊素的確具有抑制致癌因子的效果﹐而且不僅止於肝癌細胞方面﹐同時具有前列腺癌﹑乳癌及子宮頸癌細胞的生長及分化抑制作用﹐不過並沒有確實的臨床數據評估苦薊萃取物運用在癌症治療上的臨床效果﹐應該是預防多於治療吧!另外﹐關於奶薊萃取物Silymarin 水飛薊素的生理效果還包括提高膽汁的分泌量﹑降低膽固醇的形成及改善大腸炎的作用﹐Silymarin水飛薊素主要的生理效應多來自它的強抗氧化作用﹐尤其在肝細胞上的作用特別明顯。
美國艾爾教授認為﹕Silymarin水飛薊素並非只適合罹患肝失調的人士服用﹐只要工作上會接觸到任何有毒物質的人士﹐例如化學工廠﹑製造業或美容院的員工﹐經常飲酒﹑吸煙的人士﹐以及住在有污染地區的居民尤其適合服用。
奶薊草-Milk Thistle 有兩大作用
(一) 解毒、排毒
在解毒與排毒上,肝本身有洗血功能,能將致癌物以網狀組織攔阻住所有毒素、廢物而排掉,但倘若肝功能老化或衰退,則網狀組織洞就越大,洗血功能也越差,而 MilkThistle可拉緊這些網狀組織,增加肝功能達四倍左右,如毒帽蕈之毒素可穿透肝網,但MilkThistle則可嚴密網組織,阻住毒素將其排除。
(二) 修復與再生肝組織
Milk Thistle 含有 Silymarin (水飛薊) ,它可使肝已壞死的之細胞重生,如肝硬化被切除百分之七十,它仍可重生,重生的條件需要 Silymarin,給的越多長的越好,平日保健,每日吃 Milk Thistle 300mg 即可。 Milk Thistle 是治肝癌、B肝、C肝、黃膽的主要藥物。
栽種:生命力及適應力極強,對士壤選擇性不高,在鄉野路邊都可以見到,極為耐旱、耐寒。
日照:全
水分:少
中高海拔
花 期:春,秋
定植期:春,夏,秋,冬
播種土最好選用泥炭土。播種前一定要先澆水,充分濕潤後再來播種,在播種後不用覆土,覆土太深,種子易腐爛,不發芽。種子發芽,必須吸收足夠水份,所以在種子尚未發芽其間,土壤應保持濕潤。一般香草種子發芽適溫約在20℃~23℃左右。
應用:奶薊草在歐洲也作為蔬菜用途,如今仍然可以在一些家庭菜園中見到,奶薊草整株都可以食用,葉子可以代替范菜,用以拌沙拉;嫩莖去皮浸水後,可以代替蘆筍;而奶薊草的根在浸了一夜的水以去除苦味後,可以代替婆羅門參 (SALSIFY);花朵經水煮過,可以像朝鮮薊(ARTICHOKE) 一樣食用;甚至其種子經烘烤過,也可以代替咖嚥豆來沖泡飲用。
朝鮮薊蒴果小的重200~250克,大的重400~450克奶薊大小約6~8公分
奶薊主要功能是針對急性肝炎的治療適合短期服用.
朝鮮薊對肝臟機能的修補及肝細胞的再生有非常強的功能而且可以長期使用.
朝鮮薊在台灣已經種植成功,可以參觀部落格"朝鮮薊的新家"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