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9-16 08:09

隱形匯率防線 藏著楊金龍、彭淮南「不能說的秘密」

「新台幣匯率挑戰29元楊金龍防線」、「熱錢衝撞彭淮南防線28.5元」…這些「看不到的匯率防線」,其實隱藏著中央銀行總裁們「不能說的秘密」。
在豎起耳朵聽「秘密」之前,先來談談市場人士口中所謂的「防線」,究竟是如何定義出來的;簡言之,將總裁任內的新台幣匯率區間走勢畫出來,然後取最高與最低點 。

例如,央行總裁楊金龍2018年2月26日上任至今,新台幣匯率最高價為2018年3月31日盤中29.068元、收盤價29.12元,取其整數,新台幣匯率29元,就被視為是「楊金龍防線」,或稱楊金龍升值底線。

但資深匯銀主管說,就算29元升破了,也不用過於緊張,因為前面還有28.5元的央行前總裁「彭淮南防線」擋著。

彭淮南自1998年2月25日擔任央行總裁,一直到2018年2月25日退休,在任長達20年。這20年間,新台幣匯率在2011年5月11日盤中升至28.476元,取整數28.5元,即為彭淮南任內新台幣的「天花板價」,俗稱「彭淮南防線」。

在市場人士眼中,新台幣有升值底線,自然也有貶值底線,而這些底線,其實不是標準答案,而是交易員推敲出來的經驗法則。

回顧1998年6月12日彭淮南上任之初,因適逢亞洲金融風暴,新台幣匯率一度貶至近35 .3元;國際金融海嘯時期,新台幣匯率在2009年3月3日重挫至35.297元,因此,35.3元被視為新台幣貶值底線的「地板價」。

從彭淮南到楊金龍,新台幣匯率22年半以來的震盪區間,就是28.5~35.3元,雖然區間不是不會移動,但要改變,需要非常強大的外力推動才有機會。


今年以來,新台幣匯率在主要亞洲貨幣裡表現相對強勢,除了熱錢蜂擁流入買台股外,出口表現良好、政府推動台商海外資金回流,以及原油需求下滑、國人無法赴海外旅遊使外匯需求大減,都是關鍵主因。


那麼,躲在「匯率防線」背後,央行總裁們不能說的秘密,究竟是什麼?


資深外匯交易員透露,其實每當新台幣匯率面臨「楊金龍」、「彭淮南」升值底線壓力時,其實都有個共同的背景,那就是美國大張旗鼓的執行量化寬鬆政策、瘋狂印鈔救市。

為度過熱錢來襲的關鍵時刻,央行只得頻頻進場拉下匯價、盡全力守住新台幣匯率的關鍵價位,但這件事,永遠「只能做、不能說」,美國財政部的匯率報告,是央行操盤時最大的顧慮。

美國搭直升機撒鈔票,就像水庫放大水,這些錢如海嘯般湧進亞洲新興市場裡,導致股匯價格飆漲。

2015年5月底,美國聯準會前主席Fed柏南克來台與前總裁彭淮南會晤時,彭淮南直接向柏南克抗議:「你的QE(量化寬鬆)帶來很多副作用,讓我們很煎熬(suffer)。」

彭淮南的煎熬,市場印象深刻。2010年底,熱錢大鱷湧向台灣,彭淮南為穩定匯市出招頻頻,甚至祭出所謂的「柳樹理論」,台北匯市當時出現奇景,那就是新台幣匯率盤中升破29.5元,尾盤被央行拉下、收在30.5元,上下搖擺幅度超過1元,「柳樹」擺動幅度之大,讓市場目瞪口呆。

央行的柳樹隨風搖擺,目的是以拖待變,延緩新台幣匯率的升值速度,當時的背景,就是美國為因應國際金融海嘯,接連推出量化寬鬆政策。

沒想到十多年後,2020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美國QE政策不僅捲土重來,甚至還愈演愈烈,零利率、無限量寬鬆不夠看,聯準會還採取多項史無前例的激進措施,像是直接介入信用市場,買商業本票、買公司債,甚至買股票ETF,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如今,楊金龍的「柳樹」開始擺動,新台幣匯率今(15)日盤中更是一舉攻破29.2元價位,站上29.199元的波段新高,以盤中實質成交價而言,楊金龍防線只剩下最後2角的距離,就要觸碰到29元整數大關。


這一次,央行還得靠「柳樹搖擺」熬多久?「楊金龍防線」不是最終解答,唯有新冠肺炎疫情落幕,全球央行量化寬鬆退場、讓貨幣政策走向正常化,終結先進國家以鄰為壑的時代,柳樹才能停止擺動,可惜的是,這段路,目前尚未看到盡頭。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