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台客 發達集團處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5-09 16:27
中美談判背後原因曝光!路透:中國憂心「2下場」選擇讓步
2025/05/09 16:18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中貿易談判終於要在週六(10日)於瑞士展開,在會談前夕,路透揭露中國決定與就普關稅問題進行談判的關鍵是,在中國內部已發出警訊,即中國企業正在努力避免破產並取代美國市場下,加上隨著中國的貿易夥伴開始與華盛頓進行協議談判,中國官員在私下越來越擔心關稅對經濟的影響,以及孤立的風險,在擔憂下促成了北京的讓步。
官員向路透社表示,這些因素,加上美國的主動接觸和川普言論的緩和,促使北京派出中國經濟「沙皇」何立峰本週末在瑞士與美國同行舉行會談。
由於中美外交關係的不穩定性,兩國重新接觸變得複雜。
路透報導,3位了解中國政府想法的人士表示,北京方面讓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內部發出的信號,即中國企業正在努力避免破產並取代美國市場。
1位官員表示,受到直接影響的產業包括家具、玩具製造業以及紡織業。
美國駐華外交官也一直密切關注中國南方工業中心地帶的工廠倒閉、罷工和失業。
許多分析師下調了對中國2025年經濟成長的預測,投資銀行野村證券警告稱,貿易戰可能導致中國失去多達1600萬個工作機會。
1位官員表示,中國企業難以取代美國市場,因為發展中國家無法購買那麼多產品,對許多企業來說,這是生存威脅,需要在幾天或幾週內解決。
此外,兩位了解北京想法的官員表示,北京擔心,當越南、印度和日本等主要貿易夥伴開始與華盛頓進行談判時,北京將在談判桌上失去一席之地。
中國商務部本週在1份聲明中向與美國談判的國家發出警告:“綏靖政策不能帶來和平,妥協得不到尊重,堅持原則立場、維護公平正義才是維護自身利益的正確途徑。”
2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作為對抗美國舉措的一部分,中國將於5月底派總理李強前往馬來西亞,參加與新成立的東南亞和阿拉伯國家集團的峰會。
一位駐北京的地區外交官告訴路透社,中國向東南亞傳遞的訊息是「我們會向你們購買東西」。
在日內瓦,北京似乎抱持著不高的期望,據1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內部已將談判從更高級別降級為僅僅是1次會議,反映出中國認為,在川普和其他美國高級官員數週來不斷發出相互矛盾的信息後,談判將主要是為了了解華盛頓的要求和紅線。
1位官員表示,中國可以利用其廣泛的工具箱,效法亞洲鄰國,購買更多的美國液化天然氣。
談判中也可能包括購買農產品,類似川普第1任期內2019年的「第一階段」協議。當時,北京表示將在兩年內增加購買320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