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8-22 08:19

對抗紅潮 迫使次要敵人攜手?

2015年08月22日 涂志豪、楊曉芳
大陸官方去年宣布成立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後,隨即透過大陸封測廠江蘇長電,併購全球第四大封測廠新加坡星科金朋(STATS ChipPAC)。雖然短期對國內封測廠沒造成太大影響,但大陸紅色供應鏈來襲,日月光及矽品都開始研擬因應對策。
只不過,日月光卻以公開收購矽品25%股權的方式,迫使矽品坐下來談合作,國內封測業界直呼意外。日月光此舉目的,對外可以有足夠的營運規模來對抗紅色供應鏈,對內也可讓兩大封測廠之間不再相互搶單,有效穩定封測代工價格。
只不過,矽品對日月光有意收購其25%股權一事,事前並不知情,所以可能會反制收購。而日月光寧可出此險招,也說明過去接單生產的封測代工之路,前景荊棘滿佈,需有更大的能量才能打破僵局。
大陸正積極建立自己的紅色供應鏈,併購星科金朋的江蘇長電,今年營運規模已與矽品不相上下,未來大陸若要求晶片封測需在地生產,日月光及矽品就算在大陸設廠,要跟獲得大基金奧援的陸資封測廠對抗,先天上就失去成本競爭力。
以封測業的習性來看,每當景氣不好之際,殺價搶單動作不斷,今年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矽品搶了日月光的高通訂單,而日月光也搶走矽品不少的聯發科訂單。兩大廠相互廝殺,的確不如好好坐下來談合作,共同對抗艾克爾及大陸封測廠。
此外,台積電大動作進軍先進封裝市場,在扇出型晶圓級封裝投資規模大,也建置了龐大的測試產能,雖然日月光及矽品都說與台積電的合作大於競爭,但是晶圓代工龍頭跳下來卡位高階封測市場,以台積電的營運規模,兩家封測廠其實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可以與之對抗。
隨著物聯網及穿戴裝置的興起,包括系統級封裝及扇出型封裝等先進製程,將成為新主流,傳統的封測代工利潤被持續壓縮,要找到新出路,又得面臨激烈競爭。日月光能否跟矽品談合作仍在未定之天,但若能利用此一契機,攜手次要敵人來打擊主要敵人,其實未嘗不是件好事。(工商時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