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8-03-21 06:22

生技基金 可分批進場

生技基金 可分批進場

2018-03-21 00:02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生技股與生技基金去年表現出色,今年以來也有不弱的績效,只略輸給科技股。法人指出,生技股有堅實的中長線投資題材支撐,但股價不時會因為各種消息面而波動,最適合定期定額布局,積極投資人則可趁急跌時分批進場。

經濟日報提供
那斯達克生技指數(NBI)去年大漲逾21%,今年以來仍有3.5%的漲幅。不過,與1月底的高點相比,仍有近7%的差距。
如果與其他指數相比,NBI仍略遜於那斯達克(Nasdaq)的6.4%漲幅,但仍打敗道瓊與S&P500指數。
百達投顧指出,生技股年初表現出色,是因為受到併購熱潮所鼓舞,這個趨勢仍將持續。總體來說,收購者對產品已進入商業化階段的低風險資產需求強勁,展現大幅溢價收購的意願。
百達投顧認為,併購將持續支持生技產業,特別是具有獨特資產的中小型股,可提供戰略性價值。
許多公司利用年初上漲時機籌得資金,目前財務狀況良好,以確保可以抵禦市場動盪,並有足夠資金將藥物推上市場。另外,還有許多買家未能得標,或是還沒採取行動,等待更好的時機進場。
除了併購趨勢之外,駿利亨德森表示,有些生技公司推出創新療法,或運用創新科技來解決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這是龐大的投資機會,將持續成為關注的投資焦點。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