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爹地 發達集團董事長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02-03 18:56
署立八里療養院營養師葉香蘭:
提到小卷、花枝、章魚這類海洋生物,第一個印象就是膽固醇含量,從帳面上數字來看,確實如此。
以一份熟章魚為例(約五支半到六支足),膽固醇含量約100毫克,一份35公克重的鹹小卷(約兩隻),則有161毫克。相較之下,一份35公克的肉類,膽固醇含量從16到38毫克不等; 就算是膽固醇較高的內臟,如一份55公克的小腸,膽固醇含量約109毫克;一顆雞蛋,約含248毫克膽固醇。
但民眾別聞膽固醇色變。膽固醇是身體細胞膜形成元素之一,膽固醇含量高不代表就不好,就算不吃含膽固醇食物,人體肝臟還是會自己製造。
熱量比肉低 可取代紅肉
儘管膽固醇含量高,它們的熱量卻比肉類低得多。像一份熟章魚,熱量為34大卡,一份熟花枝約33大卡。很多人都有肉吃太多的問題,在肉類選擇上,可以儘量挑選白肉、魚肉或海鮮,少吃一些紅肉。從這角度來看,小卷、章魚等是不錯的選擇之一,怕胖的人尤其如此。
不過,腎疾患者要特別節制,有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鹹小管鹽分含量高,也要留意。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
體型深黑、碩大又粗壯的黑鮪魚,宛如過去民間常用的大型陶甕,又俗稱「黑甕串」。每年四月到七月,黑鮪魚正好洄遊到巴士海峽、台灣東部外海,也是台灣黑鮪魚的盛產季。
有助腦細胞 保護心血管
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
黑鮪魚這類深海大型魚跟雞、牛、豬肉最大不同處,就是含有omega-3不飽和脂肪酸DHA與EPA,尤其是眼球後面的脂肪,含量特別多,這也是黑鮪魚最大的營養價值。
已經有很多報告證實,DHA跟EPA可以增進腦胞發育,提高記憶跟學習能力,並能預防血栓、減少膽固醇,降低心肌梗塞、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機率,對身體有很多好處。
深海魚汙染 高於小型魚類
雖然鮪魚好處多多,要提醒民眾的是,由於海洋汙染愈來愈嚴重,位於食物鏈末端的深海大型魚種,因活得較久、吃得較多,一旦該海域遭汙染,體內重金屬含量自然比小型魚高。
一周攝食量 別超過手掌大
近年來,對食用鮪魚這類深海大型魚類的利弊得失已重新思考,不再是「多多益善」,而是適量食用。一周的攝食量最好不要超過自己的一個手掌大小,而且,最好是分成三次食用,跟長度30公分以下的小型魚交替吃。只要不過量,吃鮪魚的好處還是遠超過風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