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Jay8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0-11-08 09:03
川普經濟學vs.拜登經濟學 差異何在?
美國總統與國會大選腳步逼近,川普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主要經濟政見已相當明朗。
兩人核心政治理念與實際政策的最大差異,在於川普表面上堅持「美國第一」,實際上是在走「美國唯一」的「孤立主義」;拜登則主張「恢復美國的領導地位」,在國際事務上既爭取主導,也重視與各國間的相互協調,使美國重新回到「國際主義」。
由於美國最近已出現第三波的新冠肺炎疫情高峰,因此選舉結果是川普連莊,還是拜登挑戰成功,最急迫的挑戰仍是如何有效防疫。川普一開始便低估了疫情的嚴重性,又急於重啟經濟活動,因此一直缺乏明確、有效的防疫政策及措施,甚至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拜登完全推翻川普的作法,主張全國性強制帶口罩,擴大篩檢範圍,增產個人防護設備,金援各州及地方政府的防疫工作,投資250億美元於疫苗製造及分發計畫,及重新加入WHO並爭取全球防疫主導權。
川普與拜登之間最尖銳的政策矛盾,在於氣候變遷領域,以及衍生的能源政策。
川普認定氣候變遷之說純屬騙局,美國因而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取消對電動車的補助,並鼓勵頁岩石油及天然氣開採,而在這次的選戰中也維持既定路線。拜登的政見與川普針鋒相對,包括重新加入巴黎協定,將發展綠能經濟與擴大基礎建設相結合,保證第一任內對綠能投資1.7兆美元,聚焦於清潔能源及運輸系統電氣化,提昇電網,闢建大型電池貯電設備,投入「碳捕集與封存(CCS)」研發,並藉由推廣綠能來創造數百萬個中產階級工作機會。目標是2030年之前將設立數萬套風電渦輪,將離岸風電產能提高一倍,大量裝設太陽能板,在全美設立50萬處電動車充電站等;2035年電力業及運輸業完全使用再生能源,2050年達到溫室氣體0排放。
拜登對頁岩石油的開採,則採取不禁止、不鼓勵的立場,即聯邦政府不再租賃新土地給業者鑽油。
兩人在外交與能源政策上的另一大對立,則是川普政府退出「六強」與伊朗簽訂的「核子協定」,並嚴厲制裁伊朗的石油出口;拜登則主張伊朗若能遵守「核子協定」的條款,美國將重新加入協定,從而解除對伊朗石油的制裁,如此可能引發國際油市的新一波動盪。
兩人都主張擴大基礎建設投資。川普開出2兆美元支票,但缺乏明確計畫,而且已有「跳票」紀錄,共和黨更不贊成在與疫情有關的刺激經濟法案中納入基礎建設支出。拜登的基建計畫聚焦於氣候變遷,其他還包括更新學校,修繕道路、橋樑,及鄉村與貧窮地區的交通建設等。
在貿易領域,川普將不會改變美中貿易戰基調,甚至可能進一步升高。拜登主張貿易「休戰」,以國內防疫工作及刺激經濟復甦為優先,之後才可能與外國談判新的貿易協定,不會先降低貿易障礙;在美中智慧財產及科技轉移爭議方面,他主張與盟國組成聯盟及夥伴關係,而非片面提高關稅。
兩人都主張提昇製造業。川普將繼續實施「買美國貨,雇美國人」政策;拜登主張增加7千億美元的政府採購及研發投資,訓練美國民眾擔任新工作的能力,將聯邦最低工資提高到時薪15美元,讓工會領袖參與貿易協定談判等。對金融與能源業,將強化法規約束;對企業海外生產課徵懲罰稅,給予回流美國的企業10%的租稅抵減。
美中關係方面,川普仍一貫強硬。拜登很少談美中經濟衝突,為勝選後保留最大政策彈性;至少在上任初期立場不會變,但也不會與中國經濟脫鉤。關稅措施短期內不會大幅改變,但可能降低某些項目稅率,或增加一些被排除項目;拜登不會改變川普壓制中國科技的戰略,將繼續針對中國科技公司的侵略性行動採取措施,及禁止美國公司對中國供應電子元件。
在租稅政策上,兩人也背道而馳。川普主張將減稅政策延伸到個人所得稅,拜登則將扭轉川普的減稅政策,提高企業及企業所得稅稅率,對年所得超過40萬美元的家庭開徵薪資稅,資本利得與股利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部分適用一般所得稅率,對美國企業外國子公司獲利的稅率也倍增到21%。增稅瞄準高所得者,以縮減貧富差距,並挹注公共投資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