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日關稅不手軟 日車企成幫兇?「苦肉計」藏隱憂
19:362025/07/03
中時新聞網
賴宇萍
分析師認為,美國總統川普對日本的關稅威脅恐成真。(圖/美聯社)字級設定:
美國總統川普設下的對等關稅寬限期將於7月9日期滿,卻沒料到向來友好的盟國日本在貿易談判時態度卻異常強硬。不過據外媒分析,川普顯然也無意退縮,而他能夠對日本下重手的底氣就在於,日本車企巨頭已選擇了自行吸收大部分的成本。由於美國的消費者並未感受到明顯的價格衝擊,這降低了川普政府改變關稅政策的壓力,進而可能強化其在貿易談判中的立場。
根據財經媒體報導,在日本6大汽車製造商中,只有3家在美國市場提高了價格,且漲幅遠低於25%的進口車關稅稅率。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僅針對部分車型漲價數百美元,三菱汽車平均漲價2.1%,只有速霸陸的漲幅接近關稅水平。
日本財務省的另一組數據則顯示,5月日本對美國的汽車出口單價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約20%,而出口數量僅減少了3.9%。這表明日本車企透過大幅降價來維持出貨量和市占,但利潤卻因此蒙受了重大的損失。
可是相較之下,美國新車的平均價格在4月上漲了2.5%,達到約4.87萬美元(約新台幣141.66萬元)。
隨著7月9日這個「關稅大限」的逼近,美日談判卻陷入僵局,川普甚至威脅對日本徵收35%關稅。分析師認為,日本車企是希望透過低調應對,避免激怒美國消費者,同時為談判爭取時間。
然而,這種避免大幅漲價的做法可能適得其反。由於美國消費者並未感受到明顯的價格衝擊,川普政府改變關稅政策的壓力減小,這可能強化其在貿易談判中的立場,同時卻可能削弱日本在關稅談判中的籌碼。
目前,美日之間的貿易談判已經進入了關鍵階段,但雙方的立場分歧明顯。而汽車行業是美日談判的核心爭議點,川普一直強調美國在汽車行業的貿易赤字,並要求日本做出更大的讓步。日本則希望通過一次性解決所有的關稅爭端,避免經濟核心產業受到長期的衝擊。
汽車諮詢公司Carnorama的分析師宮尾健表示,如果因為關稅導致汽車價格持續上漲,川普政府將意識到提高關稅,並非簡單地有利於美國經濟,這可能促使關稅談判出現轉變。
儘管日本車企目前選擇了吸收成本,但業界人士普遍認為,長期維持低利潤狀態不可持續。彭博情報資深分析師吉田龍夫指出,若談判拖延,車企可能透過提升車型規格等方式逐步漲價,但要完全反映25%關稅的成本可能需要3到4年的時間。Carnorama分析師宮尾健也認為,在不確定高關稅將持續多久的情況下,車企沒有理由無限期地削減利潤來抵消成本。
不過還有分析指出,日本車企正面臨兩難的困境:若不漲價,持續的利潤損失可能導致部分企業陷入財務危機;一旦漲價,則可能導致美國市場的需求下滑,美國本土或其他更廉價的外國車企恐搶占更多市場。
「日本非常強硬」川普威脅祭出30%-35%高關稅大刀
卡在汽車...美日關稅談判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