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隆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5-06-27 21:39

國道拾種子 編吊飾義賣

2015-06-27 聯合晚報 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高速公路局南區工程處督導林芳如將種子做成各式的吊飾義賣,並到國小演講,帶著親子做吊飾。
藍花楹種子扁扁的,看起來像是哆啦ㄟ夢愛吃的銅鑼燒和魟魚,適合做成吊飾、項鍊;顏色鮮豔的孔雀豆又稱為相思豆,紅色種子搭配其他咖啡色的種子更有風味;高速公路局南區工程處督導林芳如檢拾國道南部路段沿線、服務區樹木種子,製作成飾品,義賣所得就捐給家扶基金會,去年捐款四萬多元,讓小小種子有了大意義。
國道沿線、服務區育有特色樹種,關廟服務區一群陸客指著「紅刺露兜」,熱烈討論,因「紅刺露兜」果實長得像鳳梨,也就是大陸說的菠蘿,一名陸客笑著說,「原來台灣的菠蘿長在樹上,難怪特別好吃!」
http://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uc.udn.com.tw/photo/2015/06/27/6/1052907.jpg&s=Y&x=8&y=0&sw=820&sh=650&sl=W&fw=600
關廟服務區內種植紅刺露兜,有陸客以為是鳳梨長在樹上。 林芳如/提供
林芳如說,樹下就有植物的講解牌,卻不是每一個路過的人都會注意,不只大人不了解植物,有些小朋友也分不清楚餐桌上的五穀雜糧。
熱愛植物的林芳如把收集種子當成興趣,2013年第一次辦種子特展,介紹高速公路的特色樹種、花期特色,陳列各式的樹木的種子。當時不少遊客問「種子要賣嗎?」,詢問的人越來越多,她發現原來對種子感興趣的人不算少數,因此有了將種子做成飾品的想法。
林芳如說,想要撿拾種子並不容易,除了掌握花期,有些樹木種在國道沿線,她只好利用休假時間,穿著反光背心、戴著安全帽,跟著工程人員巡檢路面,順便撿種子。
由於工作地點在南部,國道南部路段或服務區的樹木種子成了主要的來源,像是新營段上的黃花夾竹桃、古坑服務區裡的藍花楹、東山服務區的青剛櫟、岡山段的孔雀豆、新營服務區裡的楓香、白河段的無患子以及南工處的瓊崖海棠。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