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1-22 08:47
港交所擬推新股通 打造國際板
2016-01-22 旺報記者葉文義/綜合報導
http://camera.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6-01-22/250/N22A00_P_01_02.JPG 香港交易所的員工正在執勤。(中新社資料照片)
港交所21日公布《戰略規畫2016-2018》,未來3年計畫中,建立第三板及中港兩地推行「新股通」的建議受到高度關注。港交所計畫推出的「新股通」是要讓大陸和香港兩地投資者可互相認購對方市場的新股。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新股通」主要是為吸引國際公司到香港上市,若單靠目前香港的投資者群眾,難以吸引海外企業在香港上市,但「新股通」能令海外公司接觸大陸股民。
李小加指出,目前滬港通制度的安排下,投資者只能透過二級市場買新股,港交所計畫發展的「新股通」則容許投資者直接認購,同時容許國際企業到香港上市,讓大陸股民直接投資這些新股。李小加說,發行方式仍有待探討,但「新股通」交易運作規則與滬港通相同,相信「新股通」對大陸亦有利。
建議研究設立第三板
有分析指出,港交所研究推出的「新股通」近似香港「國際板」。港交所認為,該計畫能從基礎上改善香港作為國際公司上市地點的定位,並為大陸投資者提供資產組合多元化的新機遇,也能讓國際發行人參與中國跨境融資。
除「新股通」外,港交所亦建議研究設立第三板。李小加表示,目前市場有聲音反映是否要吸引新興企業及修改新股的入場門檻等。港交所監管事務總監兼上市主管戴林瀚指出,第三板屬初步建議,曾就此與證監會接觸,但目前未有任何細節及時間表。
戴林瀚指出,第三板的意念是容納科技及金融科技等新興行業。同時,港交所亦會在今年就創業板進行檢討,包括加強創業板監管、甚至將其重新定位。
已開始籌備倫港通
港交所未來3年《戰略規畫》顯示,香港要致力發展成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短期內會將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產品在香港掛牌,中長期而言,港交所已開始籌備「倫港通」,而在「倫港通」機制建立後,將推出香港及大陸市場的「商品通」。
在提升股票互聯互通方面,港交所將豐富滬港通,推出深港通,在滬深港通中加入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上市債券及可換股債券。
港交所還會與大陸探索構建「債券通」,容許機構投資者在現貨債券市場互聯互通。
港交所主席周松崗表示,新的《戰略規畫》將有助於香港交易所拓展業務及強化香港金融市場。港交所希望發展成為大陸客戶走向世界、以及國際投資者進入中國的首選跨資產類別交易所。
關鍵一分鐘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21日逆回購再度加碼,共計展開4000億(人民幣,下同)逆回購,單日操作總量創2013年2月以來新高。同時,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人行21日對20家金融機構展開中期借貸便利操作(MLF)共3525億元。
◆國際油價20日暴跌近7%,紐約國際原油期貨價格跌破每桶27美元,滑至近13年新低,今年以來,紐約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已經暴跌28%。20日,全球石油基準價格倫敦布倫特今年3月結算的原油期貨價格下跌3.1%,跌至每桶27.88美元,這是2003年11月24日以來的最低結算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