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6-05-06 16:10

「汽車之眼」讓全球主要車廠都不能沒有它 !

「汽車之眼」讓全球主要車廠都不能沒有它 !
以色列國寶級公司 憑什麼向谷歌嗆聲?
未來的汽車究竟是在大型電腦上裝上輪子?或是配備超級電腦的車?和全球超過13家包括特斯拉在內的車廠合作,ADAS的龍頭公司Mobileye售後市場全球業務總監來台,分析無人駕駛的發展進程。

文/黃靖萱
被稱為「汽車之眼」的全球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ADAS)龍頭公司Mobileye,2014年8月在美國紐約證交所上市,籌資8億9000萬美元,創下以色列公司在美國IPO(首次公開募股)的最高紀錄,市值最高曾衝破100億美元。
http://www.wearn.com/upfileuser/m_bbsnew/10503/wearn.com-5493-10503-210173e.jpg
搭輔助系統 享租稅減免
目前在自動駕駛市場中,除了賓士和豐田,其他主要汽車製造商都已採用mobileye的技術,包括特斯拉(Tesla)。
Mobileye售後市場全球業務總監David Oberman來台並接受《財訊》雙週刊專訪時提到,除了車廠,現在包括倫敦、新加坡等政府都積極推廣ADAS技術。他舉自家政府為例,以色列政府自保險公司的數據中研究發現,有無搭載mobileye系統的車輛車禍事故率差了50%,為了降低政府、社會成本的開支,只要車子裝有該系統,以色列政府就免除其汽車進口稅,而新加坡政府則是補助70%的裝機費用。
在專訪的前一天,Oberman才為了「死角偵測解決方案」拜訪了台塑集團的汽車貨運公司。事實上,倫敦的大巴士及卡車已採用了此系統,包括紐約、東京等城市,則正在測試。因為當大車轉彎時,其後照鏡視角只能照到自己的車身,完全看不到車旁的機車、行人,視線死角成為車禍的主因,這系統將對台灣層出不窮的砂石車肇事率有很大的降低效果。
而在ADAS領域之外,今年1月的CES(消費電子展)上,福斯和GM又再宣布採用Mobileye開發的新科技REM(Road Experience Management),也就是以群眾外包的概念,將每輛裝載系統的汽車鏡頭所蒐集到的路況即時上傳到雲端,經過演算產生最即時的路況地圖,再回饋給車主。
Mobileye怎麼看待從車廠到科技公司都積極投入的自動駕駛技術及未來發展?以下是Oberman的專訪內容:
自動駕駛的兩派對決
問:您看到各車廠以及科技公司在發展自動駕駛上,有何不同發展方向?
答:自動駕駛分兩大陣營,一是傳統汽車製造商;另一個是科技廠商,如谷歌、蘋果,還有一個不那麼像這兩大陣營的特斯拉。
當我們和這兩邊陣營的客戶討論時,我們是在討論兩種未來:汽車是電腦嗎?還是電腦是汽車?換句話說,是配備電腦的汽車?還是電腦裝上輪子?這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思維。每個人都在談論智慧車、聯網車,谷歌和蘋果認為他們會是勝利者,福斯、BMW等車廠也認為他們會是勝利者。這是很競爭的,我們則是看好傳統車廠。
Mobileye認為要幫助傳統車廠,讓他們擁有可以對抗另一陣營的科技,而這科技必須比谷歌的更好。
很多人問我們,你們和谷歌競爭嗎?谷歌的科技和你們比起來怎麼樣?谷歌會把你們買下來嗎?但我們並不關心這些問題。我們只專注要把更精確、更有效率、更好的解決方案帶到市場上。如果我們不這樣做,谷歌和蘋果會把我們客戶吃乾抹淨。
我們最近又發展了新的mapping科技,也就是REM。想像你在車內,你的照相機捕捉、也處理各種道路資訊,這裡有什麼路況,那裡有市場、學校等等。這些資訊可以從福斯、Nissan、Renault等品牌車輛所照到的影像上傳到伺服器,這些資訊是共用的,存在雲端,我們可以交叉比對,比谷歌或現在市場上的GPS都更精確。因為我們特殊的影像存取技術,每行駛1公里,只會有10KB的資料量,需要用到的頻寬非常小,但谷歌每公里是超過1GB的資料量,這是很大的不同。
這代表駕駛者可以很快地上傳、下載路況及坐標資訊,這些車子每一秒都在創造出新地圖,也共用這些即時路況地圖。我們對谷歌說:我們只有600人,但是我們的地圖比你們有更高的準確率,而且只要用很少的頻寬傳輸。
問:蒐集的大數據,還能做什麼樣的分析應用?
答:大數據還有一個面向,目前mobileye為倫敦、紐約提供解決方案,東京、斯德哥爾摩、哥倫比亞、法國、德國都正在測試我們的解決方案。
最後......汽車會比人更聰明
如果有一輛車沒有打燈不當切換車道,或是超速等不良駕駛行為,我們會透過GPS、車電裝置把這些資訊送給你,也送到雲端,最後我們可以產生一個駕駛行為報告,並將它分類,駕駛紀錄不良的,可能要送去上課,這樣能降低車禍發生率,這對車隊管理非常有用,倫敦市政府就是藉此管理卡車車隊。
另外,市政府也可以看到,常發生事故、或容易塞車的熱點路段是哪裡,可以想辦法解決。
問:您怎麼看自動駕駛的進程階段?
答:有3個階段,第1個是半自動駕駛,這主要是高速公路駕駛。第2個階段,是在鄉間駕駛。第3個也是最困難的,但我們可以達到的,就是在城市裡駕駛。
在城市駕駛很複雜,需要政府許可,需要車輛間互相溝通、資料傳輸,還有責任釐清的問題,如果一輛自動駕駛車出車禍了,沒有駕駛時,是誰負責?車廠?政府?保險公司?汽車擁有者?也許不會有擁有者,也許是大家共乘。只要叫車,車子就來接你去上班、接你女兒去上課、接你媽媽去上高爾夫球課,都可以共乘。真的,每天我們只有4到5%時間,也就是一個小時在用車。
如果可以共乘,可以減少路上車子數量、減少塞車、減少停車問題、減少空氣汙染,你可以想像嗎?我們正在創造全新的世界。
這麼多的改變,當然我們要解決一些問題,例如出車禍,在不得已時,我們怎麼確認車子只會撞1個人而非3個人?最終,車子會比人還聰明,因為人不完美,最後,政府會說:「對不起,你不能開車,因為你開車有危險,車子自動駕駛比你更安全。」
問:台灣很多晶片、鏡頭等相關領域的科技公司也很想切入無人駕駛這領域,能否從Mobileye的經驗來給他們意見?
答:這進入門檻非常高,我們有400位工程師,發展這項科技已經有16年,累積了3200萬公里的測試里程,這些都錄下來放在伺服器裡,沒有人有這樣的資料量,這是很昂貴的,很多車廠都將資料放在我們這。為了要建立這樣的資料量,你必須和很多車廠合作測試,無論雨天、晴天,包括在墨西哥、澳洲、印度各地測試,這一點都不簡單。當然,你還需要好科技,做晶片每一家公司都可以做,但是要做這樣的演算法,是非常非常困難的。
我們以前認為我們享有5年的競爭優勢,現在我們認為領先了7到10年,因為我們還在增加更多的功能,其他人總是在追趕。
我想對這些公司說,不要以為這很簡單!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