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海洋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6-11-15 07:54
亞債 湧資金潮
亞債 湧資金潮
2016-11-15經濟日報 記者趙于萱/台北報導
美國總統大選塵埃落定,低利率、高波動依舊是金融市場寫照,投資人在追逐收益又想兼顧風險下,持續湧入體質穩健、高殖利率的亞洲債市。統計今年以來外資對主要亞債皆為淨買超,眼見市場波動看升不減,穩健投資人可以適度納入資產配置。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外資對主要亞洲國家債市的淨買超規模,依序為南韓的116億美元、泰國108億美元、印尼83億美元、馬來西亞55億美元,以及菲律賓7.3億美元。
期間儘管經歷美元走強、英國脫歐公投、美國總統大選,資金流入亞債的趨勢卻未明顯轉變,反映亞債成為近期市場震盪下的避風港。
群益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李忠泰指出,從信評分布來看,新興亞債中,投資等級債的比重相對其他新興市場債來得高,代表亞債平均信用品質較好。
就美國聯準會升息對於債市的影響來說,由於亞洲區域仍處降息循環,且經濟體質相對穩健,亞債的波動相對歐美債市低,可望維持較高的殖利率優勢,對於尋求安穩又求收益的國際資金具有吸引力。
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經理人羅傑瑞(Jeffrey Roskell)表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加上共和黨掌握國會多數席次,使市場預估未來美國將大幅擴大財政支出,尤其投資人預期川普將兌現選前承諾的基礎建設與大規模稅務改革,若美國經濟因此加速成長,則新興亞洲將連帶受惠。
此外,影響資產價格最大的要素是美元,若美國通膨上升導致實質利率下降,則將拖累美元走勢,對於亞洲經濟來說也是利多。
保德信亞洲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鍾美君表示,美國明、後二年的升息步伐預期緩慢,資金回流美元資產的壓力相對低,有利新興亞洲市場基本面改善。惟低利率使部分企業能夠重新調整資產負債表,違約風險不可忽視,建議精選高評等、存續期短的券種。經濟日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