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z88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17-09-12 04:54
地緣風險增 亞股淪提款機
地緣風險增 亞股淪提款機
2017-09-12 00:00經濟日報 記者張瀞文/台北報導
北韓地緣政治風險再起,外資上周普遍賣超亞股,只有泰國與馬來西亞撐場面,維持資金淨流入。印尼流失4.9億美元最多,將今年來買超全數吐出。
不過,外資今年以來買超亞股金額明顯優於過去兩年,讓亞股幾乎清一色為資金淨流入,以台股吸金86.8億美元最高,南韓獲69.1億美元買盤次之,印度淨流入66.3億美元居第三。而且,亞股今年以來全數正報酬,以越南大漲20%多最強,其他也多有一成多漲幅,只有泰國與馬來西亞漲幅不到一成。
摩根亞洲增長基金經理人郭為熹指出,8月以來外資對亞股態度不像上半年積極,但完全無損亞股企業獲利成長的事實。統計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亞洲不含日本指數獲利預估已連續14個月上修,加上中國8月房市銷售加溫,上修動能最強的產業為進入「金九銀十」旺季的地產股,以及受惠半導體、電子商務、手機新品等題材發酵的科技股。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外資連七周賣超新興亞股,賣壓集中在南韓與印度,主要是這兩國都受到地緣政治衝突打擊。不過,其他亞洲國家經濟基本面數據卻持續好轉。市場原擔憂北韓會在9日國慶日當天發射洲際彈道導彈,幸好無進一步發展,國際事件暫時回歸平靜。
郭為熹表示,隨獲利趨升,亞股續漲有望。經驗顯示,亞洲企業盈餘調整比例若維持向上,則未來12個月亞股平均漲幅可達20%。
群益馬拉松基金經理人沈萬鈞指出,第4季將進入電子業旺季,看好績優且有展望的成長型公司,如人工智慧、高速傳輸、第五代行動通訊(5G)、工具機、原物料族群等。